一、前言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职业人才需求尤为迫切。现有职业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与社会、企业、行业对人才需求结构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产业与教育、职业与教育脱节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深度融合、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关键。目前,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探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是视角偏颇,多数研究站在学校的角度考量问题,而忽视了对企业需求的关注,同时对于如何深层次地挖掘校企合作各方的动力要素、合作主体的共同利益最大化表现形式及实现存在缺失;其二是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长效机制的必要性研究及设计思路、设计原则上,对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和可行性分析等关键问题尚少。本文从博弈论视角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并应用于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中。
二、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
所谓博弈论,就是决策主体在他人行为选择制约条件下做出最优的行为选择策略,其实质是研究组织或人的行为,并假定组织和人是理性的,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博弈分析的目的是使用博弈规则预测均衡,在一个博弈里,如果参与方都拥有占优战略,则占优战略均衡是可预测的唯一均衡,因为没有一个理性参与人选择劣战略,使用占优的逻辑找出均衡。
1.合作是实现整体利益增益的首要前提。
假设校企双方选择合作,一般产生三种结果:(1)“负和博弈”,即校企双方全部遭受损失;(2)“零和博弈”,即校企一方获得利益,另一方遭受损失,一方所得等于另一方所失;(3)“正和博弈”,即校企双方共同协作,实现互利共赢。假设校企双方选择不合作,且采取理性行为,最终实现收益最大化,但双方整体利益不会超过各自利益的总和。如果校企双方选择合作,整体利益可能出现“增益”或“减益”;如果校企双方选择不合作,整体利益绝对不可能实现“增益”。因此,合作是实现校企双方整体利益增益的首要前提。
2.互惠合作是实现整体利益帕累托改进的基本策略。
如果校企双方采取个体理性行为策略,能够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但可能无法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容易陷入“囚徒困境”——“个体理性、集体不理性”。因此,校企双方必须摒弃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理性行为,采取互惠合作策略实现帕累托改进,真正获得更大的整体利益。
3.互补合作是实现整体利益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合作是校企双方整体利益增益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所有的合作都有意义,缺乏互补性的合作或者简单人力数量的组合,非但整体利益帕累托改进不明显,而且容易掉入“邦尼定律陷阱”。校企合作双方只有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合作才富有吸引力。因此,互补合作能够促使校企双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是实现整体利益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三、基于博弈论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
高职院校是以育人为首要目标,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企业则更追求经济效益,是以赢利为首要目标。因此,寻求校企双方目标的统一,其最根本的要点是找准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点,方能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因此,基于博弈论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可以实现校企双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建立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目的。
1.深入挖掘合作动力,寻求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本身是各参与主体相互博弈,寻求“共赢”的过程,即占优战略均衡。双方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企业和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利益诉求。因此,博弈主体之间要在相互信任、精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合作共赢机制,以确保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首先,在校企双方合作中,各自理念更新尤为重要。要积极投入,看到合作中的自身利益所在。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转化科技成果、保证产品质量的主干力量。要认识到在人才培养中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同时把它作为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最大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其毕业生是企业的生力军。人才培养要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校企双方合作使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发展才具有生命力。其次,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战略目标、组织文化、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双方具体利益追求不同,合作过程就会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因此,在长期合作中必须相互信任,其信任关系的建立可以通过合作双方自身行为表现,如很好地完成相关业务、信息共享等。最后,由于技能型人才的刚性需求,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及时地补充企业的用人需求,提高企业员工的任务执行力。同时,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人才培养是校企双方最基本的利益共同点,因此,校企合作既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切实需要,又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2.建立合作平衡机制,寻求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教育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与企业行为的动机、目标有着本质不同,在市场体制环境中,即使在合作博弈的情况下,合作双方的博弈也不能只靠信任维系,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必须有一套能够实现均衡的制度,这是博弈双方长期合作的核心要素,也是保证双方合作共赢的关键所在。平衡机制的建立应从寻求双方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同承担出发,北京联合大学在建立相应的机制方面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1)以校企双方人员的互用为突破口,建立相互依存的平台。
学校作为知识和技能传授的主战场,拥有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而企业则拥有一批具有较强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员工,双方的合作必将产生互补效益。因此,在合作中,我校首先采用从校企双方人员互聘开始,选派高水平教师为企业员工做培训,如文化素质、某些专业领域等方面。目前,我校有一支企业金牌培训师队伍,承担阿里巴巴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企业培训任务。同时,根据需要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能手来校任教,把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且企业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实践场所。我们采用提高相应待遇,如提高课酬、改善办公条件、聘为兼职教授和推荐为市级特聘专家等方式吸引企业人才。通过校企人员互聘,建立校企共同合作互利互惠的依存平台,并共同制定了相应制度,如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教师、学生企业实践管理办法,企业教师管理规定,横向课题管理办法等,以确保合作顺利。
(2)以科学研究项目为依托,巩固相互依存平台。
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占据着知识资本的优势,特别是在行业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能力突出,但成果往往转换不够,多停留在论文和专利上,而企业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推广的主体。校企双方合作要有针对性地在企业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使得教师的科学研究目标更加具体化,其成果更加显性化。企业成为实验场所和孵化基地,使教师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我校与企业共同组成研究团队合作解决企业的技术难关,如与燕莎奥特莱斯共同提炼设计企业文化及发展战略等;利用高校科技园区(有企业入驻)的`平台,将教师的研究成果和专利发明进行推广和实施;另外与企业共同申请解决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等,来进一步巩固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
(3)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强化相互依存平台。
从合作博弈的角度来看,高质量技能人才是校企合作最终目标和利益追求的共同点。要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校企双方必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质量评价标准等核心环节上达成一致,即企业要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我校充分依托职教商贸集团、职教信息集团和多家企业合作共同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改革进程,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采用订单班等形式,如与百度和苹果公司签订长期订单,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也实现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总之,校企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全面了解对方的信息,无法全面综合判断,也就不能使双方利益最大化发展。从合作博弈角度看,要有第三方的介入协调、沟通、监督和保障,而最有主导性、权威性和高效性的就是政府,且政府是职业教育的出资者,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很高期盼和直接影响。因此,政府应建立国家层面的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通过立法、拨款、税收优惠等经济杠杆引导企业与学校合作,真正做到谁付出谁获益。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校企合作共赢相互依存的平衡机制,引导校企合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于校企合作整体方案,学校应深入思考、统筹规划。
高校针对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制订整体的校企合作方案,系统梳理学科专业的优势特色,明确与什么领域的企业和什么类型的企业合作;与企业到底合作什么、合作的具体方案和合作的目标;在合作中如何保障企业、学校及学生的各方面的利益;合作中资源如何共享及利益如何分配等问题。同时寻求政府主管部门在政策、制度及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支持与协调沟通。
2.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学校应谨慎选择合作伙伴。
高校在选择合作的企业方面,要追求与自身学科专业相匹配的大企业(品牌企业),大企业具有示范性,与之开展合作,可以为更多学生提供高质量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社会效益。最好做法是以优势特色的专业群为契合点,寻求与大企业合作,然后以点带面,服务于全部相关专业。另外,要注重整合中小企业的力量,最好是与某行业集团联合,这需要寻求政府主管部门出面的搭桥铺路才能实现。最好做法是建立相关专业集团,该专业集团包括多个中小企业,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浅析论文】相关文章:
1.校企合作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8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