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简单的语言交流技能已不能满足世界多元化发展形势的实际需求,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立足于对应用性较强的英语思辨能力的思考,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现状并以此探究可行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
思辨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的能力,可以简单理解为能对一件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辨别、说明等的能力[1]。想要将英语作为一个有利的工具来应对社会快速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水平,思辨能力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1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
1.1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模糊
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生应具备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一定的词汇掌握量,并且将这六项能力由浅到深分为三个层次。却没有将较为重要的“思辨能力”单独、明确列出。该教学要求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段话提到了综合应用能力,也提到了听说能力,同样的也没有明确提到思辨能力,但是“思辨”和“听说”有明显区别,思辨更具高要求和高标准。
1.2对“思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很多高校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首先,课程设置和考评方式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课程设置也是围绕训练这几项技能开展,评估方式也仅仅局限于期中、期末考试或者相关的等级考试等方式。因此,变相导致学生只知道记单词、听听力、做阅读理解、造一些简单的句子,来帮助自己提高这些语言技能然后通过考评。其次,学校培养思辨能力的意识不强,缺乏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导致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训练和提高。最后,学校的不重视导致学生的不重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交流的勇气。
2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2.1加强思辨能力培养意识
培养意识的加强是构建培养模式的第一步。任何人才培养目标的形成都根源于社会需求,而如今,社会需要一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转变培养重点,由最初的读写能力到听说能力,最终到思辨能力。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学生都应该认清当前国际交流的实际需求,认识到英语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并加强思辨能力培养的意识,明确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性[2]。
2.2强化听说能力
英语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重要,因此要合理分配每一项能力培养的时间和方式。听说能力可以说是思辨能力的基础,思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他是在不断强化阅读理解、听、说、读、写等多项能力基础上训练出来的。而听说能力的强化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培养思辨能力的关键。强化听说能力首先要有一个语言环境,可以是课堂语言环境,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有些学生没有勇气张口说英语,作为老师应该耐心引导、认真倾听,在他表述过程中遇到不会表达的语句,老师可以先询问他的意思,然后帮助他翻译出来。有些学生喜欢用英语交流,但是容易用“中国式”英语交流,这种情况老师要及时指正,防止他愈走愈偏。其次可以改变作业训练方式,比如说写作中加入辩论,老师在布置有辩证性的作文时,可以附加辩论,让学生以作文的内容划分立场,准备好证明立场的论据之后安排时间进行辩论,以这种方式读写、听说、思辨能力都能得到训练。最后,课外的英语角一个开放、自由的语言环境,学生可以找英语能力相近,又有共同话题的对象来锻炼自己的听说能力。
2.3教学模式由被动灌输到鼓励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扩招,老师应该逐渐转变教学模式,由最初的灌输到鼓励主动学习。首先,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老师应该适当调整授课方式,先安排学生预习做好课堂准备工作,把课堂时间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授课,学生授课结束老师进行点评、补充,知识点学习结束后当场进行课堂练习,同样的鼓励学生进行习题讲解老师从旁指正、补充。这样不仅能鼓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知识。其次,在课堂交流上,不同的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不同,在课堂交流上老师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感受,在交流主题的选择上应该有难有易,涉及不同领域,这样才能提起学生交流的兴趣。
2.4考评方式多样化
对学生英语学习结果的考评不能仅仅局限于各种期中、期末考试、或者是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很多人都明白能通过各种考试并不意味着拥有与之相对应的应用能力。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不够客观、不够科学。除了试卷考试外、可以增加演讲、辩论、问答等方式来考核学生,考评方式多样化可以充分展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不足。对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有很强的可行性。
2.5教材内容选编
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更重视教学内容的广和深,在思辨方面的“着墨点”较少,注重探究理论,而不管理论被挖掘、确定、评论的过程。所以,未来几年,为了增强大学英语教材的“思辨价值”,英语教材选编者、教育专家们应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教材逻辑结构”的确立上。如:将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社会热点等各方面话题集合在一起,添加到逻辑结构中,文化知识的沉淀和积累诱发了科学技术的兴起,科学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按照这个套路来挖掘,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出英语语言在逻辑思维处理上的规律和特征,还能帮助学生以英语逻辑思维看待社会问题,培养“英式”思维。同时,教育部门应针对高校英语教材选编策略问题展开专项讨论,设定一个总体目标,围绕一个目标任务,增设教材内容,保证了大学英语教材在逻辑思维上的统一性,使得后续教育中思辨能力培养工作更加顺畅、稳定。在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逐渐攀升的职业市场,英语的使用已经不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素质,除了交际英语,还有文化英语、思想英语等优势等待广大学生们掌握、拥有。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模式,将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培养出英语技能和思辨能力俱佳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叶帆.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二期.
[2]刘晓东.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2013.22(105).
【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7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