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空心化又叫去工业化,主要是指较发达地区制造业中心的产业资本大量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而导致发达地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对于产业空心化的定义一般包含有两层意义:第一层强调工业企业地理位置上的转移;第二层强调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原有产业退出而新的产业尚未形成。最早提出“产业空心化”这一概念的是由B·布鲁斯通和B·哈里逊1982年在《美国的脱工业化》一书中提出,该书认为产业空心化是一国的资本大量从基础生产能力的各个方面撤出。
日本学者驮田井(1996)认为产业经济中的“萧条与空心是由经济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引起的”,产业空心化是经济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发达地区原有的制造业产业出现老化,迫于生存而向其他地区转移,与此同时,新的产业在原来的地区还没有来得及培育起来,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离制造业”的现象。
从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业空心化的历程来看,产业空心化造成了发达国家的失业率普遍居高不下,经济增长放缓,贸易赤字严重等问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日本、欧洲等地区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之后,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几乎停滞,就业岗位短缺,泡沫经济迅速膨胀。而从各个地区产业转移的现象来看,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是产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因而,应对产业空心化的措施不是如何避免产业空心化,而是如何减轻产业空心化给这一地区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于我国产业空心化的成因及转型策略的论文】相关文章:
3.《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问答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4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