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是新课改后语文教研课上经常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语文实践训练形式,这种训练既能巩固语文阅读课上所学知识,又为后面的习作训练打基础、做准备,还简单易操作,深受广大一线教师欢迎。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怎样把小练笔这种好的训练方法使用好,让它更实用,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1、情感交融之处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的课文都包含着作者的浓浓深情,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常常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而感动,此时如果相机设计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如:在学习《中彩那天》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把想到的写下来,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当时家里人的想法、语言、神态等几方面写成200字左右的一段话。
2、知能转换之处
何为知能转换?即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转换为能力。语文教学中,我们也时常引导学生实现知能转换,教师时常引领学生,针对课文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反复“咬文嚼字”外,还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训练点”,进行仿写。这样的仿写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在感知中,从“依葫芦画瓢”开始,学会创生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是我要学生学习作者采用排比的方法,按这种构段方式来写自己观察到的`一处景物,如:湖岭的水、石、树、花等。文中的动词使用准确、生动,富有特点,因此我就让学生写写生活中一些活动场景,也用上准确生动的动词进行描写,有章可循,学生自然乐意写。
3、情节空白之处
纵观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的课文中也运用“空白”的艺术,给大家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精心挑选有一些有价值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发挥合理想象,弥补这些“空白”,进一步深化课文的主题,增大语言训练的力度。
4、文本延伸之处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一些课文结尾常常余意未尽,给学生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续写的空间,此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沿着原文思路或是根据课文创设新的情境,进行课堂练笔,既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又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小练笔课题总结-学科论文】相关文章:
1.小练笔日记
4.小课题教学反思
5.小课题开题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9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