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也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国家统筹分配转变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但是如今,高校不断扩大招生,使大学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化能力的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化能力培养,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有很大的帮助。笔者从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现状等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系统指导
近十多年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在以每年50万以上的总量增加,毕业生的增加势必导致大学生就业率的降低。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的大学生就业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态势,毕业当年未能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在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将会进一步增大,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社会性问题。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及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4年间,十年来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从338万增长到727万人。剧增的毕业生人数产生了就业总量大,就业方向窄的问题,毕业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毕业之后能够很好的应对就业问题,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2.有助于提升高校自身发展。就业率成为高校之间竞争的主要问题之一,一个高等院校如果每年的就业率很高,就会吸引更多的考生来报考本学校,帮助了学生的就业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的生源,也促进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作为为社会输出人才的教育基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责无旁贷。
3.有利于发展学生自身综合素养。高校逐年扩招,生源质量大不如前,这样也是就业率低的`一个原因,眼高手低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通病,要想提高学生自身素养,除教师传授的知识外,更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发散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想等多元化的素养,端正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加的合理,符合社会的发展观,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二、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
1.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化。大学生在走入社会的工作岗位之后,专业能力是必要的素质基础。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具备较强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和科学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熟练专业实践,增强情境模拟和案例分析,拓宽学生视野,促进教学的成果。
2.系统的职业化指导。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化指导应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心理品质、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等的指导,深入的挖掘学生的职业潜力,循序渐进地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系列的职业化指导,使学生端正态度,自觉提升自身素养,思考专业发展及规划自身未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职业意识,热爱自己的职业,因人而异,全面了解职业规范与准则,凸显个性化和特定化,逐步提升每个人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大学生职业选择和实施的能力。
3.提供校企合作与定岗实习。校企合作是大学生职业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校园与企业直接连接的最直接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可以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为学生创设模拟的职场环境,学生熟悉环境和流程之后,学生具备了符合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直接上岗,企业也可以向学校提出所需的人才标准和需求,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通过校企合作,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达到教育的现代化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深度融合。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假期进行专业的实习、实践,这样有助于积累社会经验,在日后的就业竞争中可以具备某些优势。
三、结 语
总之,职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职业化能力的培养则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的。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使大学生具备职场人所需的技能和素质,能更好更快的适应于工作岗位,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素质优先的原则,职业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对于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梅英.职业化——就业难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新思路[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滕杰.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探索,2011(1).
[3]刘润华.大学生职业化体系构建模式初探[J].科技资讯,2014(10).
【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优秀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902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