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兴起,过去20年传统台式PC、笔记本所处的风口位置,已经逐渐外移。因此从表象上来看,台式PC和笔记本的出货量年比年呈下滑趋势。
根据Gartner的统计结果,2015年第4季度,全球6大PC厂商中只有苹果取得了同比正增长,而包括联想、惠普、戴尔、华硕、宏碁在内的这五大PC厂商,最大同比跌幅甚至达到11%。而此前,微软还联合上述五大PC厂商还进行了一轮Windows10的市场营销活动,但不论是个人消费者还是企业客户都没有因Windows 10上市而换购新款PC。难道,PC市场就真的一蹶不振了吗?
OEM模式反思
众所周知,传统PC市场是在Intel和微软打造的OEM模式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
应该说,不论是英特尔还是微软,两者作为PC产业的核心引领者,其依靠摩尔定律产生迭代更新的商业模式并没有错—操作系统和处理器的不断交替更新,不断激发用户需求,带动了应用软件和硬件生态的快速发展。
即便是苹果,其台式PC和笔记本近期的增长也是受益于英特尔处理器—停止采用Power处理器为苹果大幅降低了处理器采购成本,以相近的整机成本和更优的用户体验博取大众芳心。
同理,在智能手机市场,除了苹果采用独特的iOS系统和苹果A系列处理器之外,主流的安卓系统还是通过复制类似PC的OEM模式,大获成功。当然或许有人说,苹果的成功源自于自己的操作系统体验更好。但以笔者自己的长期使用经验,苹果MacOS与微软Windows在操作体验上并没有太多不同。
或者说,微软Windows已经把苹果MacOS/Macintosh给copy得差不多了。无非是受限于专利问题,刻意将每一个窗口的关闭、缩小和全屏按钮换了个位置而已;程序菜单也刻意与MacOS所有的都放在屏幕最上栏不同,每一个窗口一个。
两者间的差别除了操作习惯不同,还因为Windows的应用软件的生态更好—受益于中国市场Windows盗版横行,大多数用户最开始都习惯了“免费”的Windows,因而多数商业软件也是基于Windows开发,以满足最大的用户群需求。
如果说苹果跟其他品牌的PC有什么关键的差别,那就是电池续航力—苹果MacOS系统更精炼,对系统资源的消耗更低,从而使得苹果笔记本的续航力更久;另一层的差别,当然在于苹果的工业设计真正做到了极致精致。
换句话说,微软的操作系统不值那么多钱,如果能让利给OEM,那么OEM就有可能在工业设计上投入更多、做得更好,去跟苹果竞争,一如小米和华为这两家在智能手机领域大获成功的厂商。事实上,当市场传言这两家今年将要进入PC领域时,同样引发了强烈的市场期待。
模式创新仍可期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小米、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功路径,就会发现,其实小米、华为基于安卓系统,本质上还是OEM,无非是安卓系统相比Windows系统稍显灵活,允许OEM做一些用户使用体验方面的优化而已。
而微软没有给予各家OEM更多的灵活性和空间,主要还是基于PC是生产力工具的理论—对于商用客户来说,高安全性、高可用性的需求使得PC操作系统只得开放更少的接口。
很明显,微软的这一思路在如今移动互联时代已经落伍了。至少,Windows本身就有家庭版、专业版之分,因此在家庭版开放更多的优化空间给到OEM,或许是一个可选的方向。
事实上,在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的使用模式和使用需求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核心则在于个性化的用户体验。OEM需要有更大的空间,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乃至个性定制化的产品,这实际上会催生创新的商业模式,一如小米的米粉经济。
举个例子,海尔旗下的雷霆世纪就完全颠覆了传统的DIY模式,而是以MOD专家定制化的专款MOD机箱设计为核心,联合英特尔、英伟达、华硕、希捷等一众顶级DIY配件品牌,以原厂原包原盒的分体组合交付模式,让玩家自己体验打造高品质的MOD DIY游戏电脑的乐趣。
所谓MOD,其实是90后/00后对modification DIY加入了modern DIY的理念,也就是DIY改装加入了摩登时髦的含义,于是乎,MOD的意思就从纯技术范儿的DIY改装,变成了个性化时尚定制的味道。
在笔者看来,这一创新模式与制造业未来工业4.0的模式非常契合,核心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将产品通过定制化的方式,按需组装得以海量交付。而这一模式的关键,并不在于游戏玩家对硬件性能的极致追求,而在于个性化交付。
换句话说,即便在英特尔、微软为主导的OEM模式下,OEM们仍然可以打造更为个性化的产品,获得市场认可。而这,才是PC未来发展的关键趋势。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637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