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理解从钓鱼这件小事引用出来的“钓胜于鱼”的道理。
2.理解写景,引用、举例、对话、议论在文中说明事理的作用。
教学方法: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辨明题旨;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说理解文的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步骤:
揭示课题,开始新课
△文中哪句话和题目“钓胜于鱼”的意思相近?(见书)作者和老教授都说了相似的话,应以老教授的话为主,因为老教授是钓者①老教授的话,点明了题旨,但是为什么钓胜于鱼,为什么为钓不为鱼呢?边读边思考。
蹒跚(pán)(shān) 澄清(chéng)
静谧(mì) 薪俸(xīn)(fèng) 麻痹(bì)
我们所理解的“为钓不为鱼”的话,是在作者同老教授的互相问答中出现的(板书:对话)
作者还写老教授登船出发的情况,也是为明了他为钓不为鱼,为什么这样理解?(“带出”、“自己划”)
(纠正②答案)
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的诗人“湖畔派”三诗人之一,他的诗多描写优雅恬静的自然景物,在大自然中活动的普通人形象,代表作《序曲》《丁登寺》朗诗《露茜》
7、8节、文章要表达“为钓不为鱼”这么意思,说明人生哲理,为什么描写了华兹华斯的诗句,花了许多笔墨去写景?写景与“钓胜于鱼”的说理有何联想?(③)
9节、作者认为老教授在与自己的谈话中“问以寻觅到他的青春”我们怎样来肯定作者们猜测呢?(④)
10节、作者从老教授的为钓不是为鱼引发了哪些议论?(见书)
这是作者的议论,它的依据是什么?(见书)
对这里的议论和例子之间的道理,应该怎样理解呢?
(讲解⑤⑥)
11节、作者逐层深入地展开议论,哪些是议论的内容?(见书)
(讲解⑦⑨)
12-16节、哪些是举例子(讲解⑧⑩1112)
作者把议论,举例紧密配合,工作的浓厚兴趣能使人发狂,从魏刚的例子可以懂得,热爱产生兴趣,无穷的兴趣又使人入迷。于是再进一层到了入迷的境界,只知追求知识,努力工作,忘掉了一切,当然包括名利,爱因斯坦到的事例足以证明,作者以阐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爱因斯坦忘了兑取支票比喻为钓上鱼来又把鱼抛入水中,这是把支票比喻为到手的鱼“忘了兑支票”当然像把已钓到的鱼又抛了。劳伦斯的例子又一次证明了工作兴趣越过其他一切的见解,最后从沙克的话中得出完满的道理。
17节、“钓胜于鱼,不为鱼的钓鱼,常常钓上大鱼”(读17节)
(讲解1314)
作者从“是为钓,不是为鱼”开始,层层阐述,把道理讲清楚了,那么最后独立的两小段有何作用呢?(呼应)
(讲解)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jiaoan/979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