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学习哪些知识,同学们对于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了解多少知识?
6下科学课件苏教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一、教材简析: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这一单元的第一课:认识到所有的物质都是变化的;第二课:知道变化有两种,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第三课: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变化;第四课:化学物质的变化。这是一堂典型的培养学生描述能力的课,先描述小苏打和白醋的外形,紧接着描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实验现象,再描述“气体检验”的实验现象,最后从现象描述基础上抽象得出化学变化的概念。
二、教学背景:
学生对醋的认识多一点,对小苏打的认识可能不多,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知道得更少。因此,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学生是没有经验的。
本课让学生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
在本课中,当学生混合醋和小苏打时,它们将会看到明显的化学反应现象,例如看到气泡的产生和听到嗤嗤声。这一化学反应的发生是因为小苏打包含有碳酸氢根,当醋酸与小苏打反应时,一种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就生成了。
对二氧化碳的确定,不是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发现该气体的一些性质,从而做出初步的判断,再结合教科书提供的资料,确定产生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这是一个严谨的分析、推理过程,它可以提醒学生,分析、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必须经过实验验证。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知道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现象的观察、描述。
2.新产生气体特征的判断。
难点:
新产生气体特点的检验方法。
教学准备
火柴、细竹棒、蜡烛、玻璃杯、毛玻璃片、课件小苏打、白醋、三只玻璃杯、毛玻璃片、细木棒、火柴、蜡烛、记录纸蜡烛点燃后要放入玻璃杯内,玻璃杯要尽可能的小。
教学流程
活 动 过 程
(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1.认识小苏打和白醋,讨论观察方法。
(1)师:同学们,你们桌上放着两种物质,你们看是什么?(学生根据瓶外的标签来认识)
(2)简单介绍“小苏打”。(课件出示:食品中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疏松剂,用于生产饼干、糕点、馒头、面包等)
(3)师:对这两种物质,你打算怎样来观察呢?(看、听、摸、尝、闻等)
师:今天的这两种物品都是安全无毒的,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地运用多种感官对它们进行观察,但如果以后遇到不知名的物质,可不能轻易地尝试。
(4)学生分组观察、记载。
2.交流汇报。(从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方面)
(二)实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猜测混合后现象,讨论混合方法。
(1)猜测: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根据:物理、化学变化)
(2)小组讨论实验步骤及注意点。
师:刚才大家做出了许多猜测,那我们该怎样利用桌上的材料来做这个实验?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
(3)交流汇报。(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要点)
a放要小心;b看变化;c摸外壁;
d听声音; e整材料; f记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作好记录。教师指导。
3.交流汇报。(听到声音、冒出气泡、温度下降等)
(三)、验证:产生了什么气体
1.猜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大量气体会是一种什么气体呢?(板书:气体?)老师也很想知道,我们先给它取个名,叫“不明气体”。 书本中向我们介绍了两种检验它的方法。请大家快速地默读一边。
2.学生自学书本中介绍的两种方法。
3.请学生上台演示。
要点:点燃火柴,伸进不明气体中,观察现象;再点燃蜡烛火焰,放到玻璃杯内,将另一瓶不明气体倒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发生的现象。
4.学生分组实验。
(课件出示实验的方法及注意点)
点燃火柴和蜡烛后再移开毛玻璃片
不把火柴梗丢进杯内,不把杯内液体倒出来
5.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根据汇报板书。
(1)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火柴在不明气体中立刻灭了;不明气体倒在蜡烛火焰上,蜡烛马上灭了。)
(2)师:根据这个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这种不明气体有什么特点?(板书: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3)师:我们找到了这种气体的两种特征,现在能判断这是一种什么气体了吗?(不能,符合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气体不仅只有二氧化碳。)
6.确定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师:虽然我们收集到的证据还不足以判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不过,科学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才得以确定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板书:二氧化碳)
(2)简单介绍二氧化碳的用途。(课件出示)
(四)、小结、拓展延伸
1.得出“化学变化”。
(1)师:这节课我们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生成了一种新的气体——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呢?(板书:化学变化)
(2)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玻璃杯中留下的物体:剩在杯中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仍是白醋吗?谁能用简单的方法来证明?(再放一勺小苏打、闻一闻等方法)
(3)师:白色的沉淀物还是原来的小苏打吗?你能有什么好办法来证明,请同学们课后再去思考一下。
2.小结。
除了小苏打和白醋外,生活中还有许多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我们在后续的活动中将会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
不支持燃烧
气体(二氧化碳)
比空气重
课外活动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的事例。
生成预见
学生对小苏打比较陌生,因此,应对它作较为具体的介绍。
学生对二氧化碳其实并不陌生,早在四五年级,就已经多次接触过,所以当猜测产生的气体时,多数学生都会认为是二氧化碳,教师一定要指出:“我们的实验证据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要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的态度比得出一个结论重要的多。
课堂评估将产生的气体像流水一样倒到蜡烛火焰上,这一个实验学生能否做成功。
根据实验现象,学生能否推断出产生的气体具有两种性质: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6下科学课件苏教版】相关文章:
4.科学中班的课件
5.托班课件科学
7.《科学用眼》课件
8.科学大脑课件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jiaoan/2655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