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俭节约倡议书范文(通用5篇)
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倡议书,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一小集体而发的,它的受众往往是广大群众,或是部门的所有人,或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甚至是全国人民。大家知道倡议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勤俭节约倡议书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勤俭节约倡议书1
广大的市民朋友们: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资源,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向大家发出倡议:
一、从自身做起,树立节俭意识。“勤可补拙,俭以养德”。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将“勤俭”作为我们人生发展的奠基石,与锤炼高尚的个人品德和追求高品质的幸福人生统一起来。
二、从当下做起,传播节俭文化。争当勤俭节约的行动表率,带动家人、亲戚、朋友在工作、生活中共同参与勤俭行动。及时制止各种浪费行为,倡导节俭文化,形成“人人爱勤俭,事事求节能”的氛围,让“俭约生活”成为社会新时尚。
三、从小事做起,倡导节约行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力推行“六小节约行动”,即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一分钱、一度电、一升油。珍惜水资源,拧紧水龙头;提高纸质产品重复利用率,减少纸张消耗;养成文明朴实的餐饮习惯,不铺张浪费讲排场,践行“光盘行动”;适度消费,杜绝盲目攀比,减少不必要的消费;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合理使用电器;提倡绿色出行,尽量使用绿色交通工具。
广大的市民朋友们,“勿以善小而不为”,点滴终究汇成海,让我们一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把勤俭节约融入到生命中,让勤俭节约之风吹拂到水西大地的每个角落。
姓名:xx
20xx年xx月xx日
勤俭节约倡议书2
亲爱的人民们: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铜鼓,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客家之乡,其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有热情好客的客家民风。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客家民风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铜鼓人“好面子、摆排场”的不良风气,餐饮浪费十分严重。为了在我县餐饮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餐饮观念,树立完整的、科学的、健康的餐饮消费新风尚,以实际行动杜绝浪费,特向全县人民群众和餐饮业发出倡议:
一、倡导文明用餐,提倡合理消费。在醒目位置张贴悬挂“反对铺张浪费、倡导节俭用餐”、“适量点餐,剩餐打包”等相关标识,深入推进“光盘行动”,鼓励顾客餐后打包带走,提醒消费者按需、少量、多次点餐,摒弃好面子、讲排场的陋习。
二、强化企业责任,严禁设置最低消费标准。将厉行节约、职业道德纳入职业培训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提升服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将节约观念贯彻到餐饮业加工、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三、转变经营方式,发展节约型餐饮文化。开展特色服务,推出休闲餐饮、文化餐饮、品鉴餐饮、自助餐饮、特色套餐、商务简餐、特价菜等多种经营品种,主动推行“公筷公勺”,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的经营方式,提高餐座上座率。
四、加快结构调整,发展大众化餐饮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发展团餐、网络订餐及外卖等形式多样的餐饮服务,培育地方特色餐饮,创立特色餐饮品牌,发展连锁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五、加强餐厨管理,杜绝资源浪费。加强餐厨垃圾的集中化处理,积极开展节能节水改造,提高水、电、煤、气等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浪费。
六、遵守行业规范,提升服务品质。坚守食品安全,提供放心菜、放心油、放心食品,绝不使用地沟油和变质食品,绝不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做到合法经营、诚信经营、童叟无欺、优质服务。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全县人民群众和餐饮企业要争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引领者,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铜鼓、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姓名:xx
20xx年xx月xx日
勤俭节约倡议书3
全体广大电力客户:
为积极响应政府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号召,从我做起,节约用电,我们特全体广大电力客户发出如下倡议:
一、积极倡导“节约光荣”的社会氛围,全面树立“节约用电,从我做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节约每一度电,为临潼节电、节能、环保事业尽绵薄之力。
二、办公室、居民住宅等场所不开无人灯、无用灯,人走灯关,杜绝“长明灯”现象。
三、养成关闭不需要用电设备的节电习惯,不空载用电,减少待机能耗。
四、车间电风扇尽量少用(视工种、气温和工作要定),尽量使用自然风降温。
五、办公室和宿舍原则上不得开空调(会客室除外),吊扇和小功率电器也尽量少用,尽量使用自然风降温。
六、办公室电脑、复印机、打印机、饮水机等耗电设备在下班不用时,要断开电源,减少待机能耗。
七、每位客户要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从小事做起,从家庭做起。在早、中、晚用电高峰时段,尽量避免使用电熨斗、微波炉、电水壶、电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倡导使用节能照明灯具等家用电器,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能源、节约用电是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们真诚的希望全体广大电力客户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统一思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共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尽最大努力。
姓名:xx
20xx年xx月xx日
勤俭节约倡议书4
公司全体同仁: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作风。无论是在企业创业的发展初期,还是在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高速期,都需要勤俭节约这种美德,都需要艰苦奋斗和克勤克俭、励精图治的这种精神。为此,集团企业发展部、后勤部向青春康源全体同仁发出勤俭节约倡议书。倡议书具体内容如下:
一、提高认识、自觉行动
广大干部员工要理性认识公司的发展现状,深刻理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对于推动公司强劲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切实树立勤俭创业、节约增效的思想,努力形成“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风气,坚决抵制利用工作便利侵占和浪费公司财物的不正之风,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促进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广大员工要将勤俭节约的美德自觉贯穿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节约即是创收,勤俭节约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趟车、每一个电话等,摒弃“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消极心态,养成节约办事,勤俭创业的良好习惯。要发扬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聚溪成河的精神,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积极寻找并解决日常工作中的节约盲点,达到开源节流、增收增效的目的。
三、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节能降耗:
①少花一分钱。做到不该花的钱不花,该花的钱节约花,反对奢侈浪费。
②少用一张纸。做到不该发的文不发,该发的文严格控制范围发。提倡发短文,提倡发文时采取双面打印或复印,提倡利用废弃纸张打印文件送审稿、校对稿;尽量采用宽带网传送文件,减少不必要的纸张消耗和办公支出。
③少耗一度电。要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做到人走灯熄,坚决杜绝“长明灯”、“夜明灯”等不良现象。严格把握空调、电扇等电器的启用时段,控制使用时间。
④少用一滴水。树立节约水资源意识,做到人走水停,杜绝各种“跑冒滴漏”现象。
⑤不打与工作无关的电话。养成公私分明的习惯,长途通话时做到长话短说,坚决杜绝“煲电话粥”的现象。
⑥少换一支笔。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不乱丢乱放,降低成本。
⑦节约一升油。能使用公司配备的电动车或公交卡外出办事的`尽量不使用公司公务车,严禁公车私用(公、私事合办)现象。
“成由勤俭败由奢”,公司成立九年来,广大员工风雨同舟、密切协作,克服了重重困难,但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仍然不少,要走的道路依旧漫长。愿青春康源人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创建公司“节约型”企业的活动中来,把青春康源当成自己的家,节约每一份资源、贡献每一份力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集团董事会周围,在刘木生董事长(总裁)的正确领导下,携手并肩,共同开创青春康源的美好明天!
倡议部门:
xxxx年x月xx日
勤俭节约倡议书5
亲爱的市民朋友、餐饮业从业人员: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缕半丝,恒念物力维坚”。民以食为天,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小餐桌、大文明,承载的不仅是人类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市民,更应从点滴中彰显她的文明形象。今天,我们特向广大市民朋友和餐饮业从业人员发出以下倡议:
一、讲究科学饮食。倡导绿色、环保、健康、营养、和谐、文明的餐饮文化,自觉遵守国家、省、市有关餐饮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酗酒,不暴食,摒弃不良饮食陋习。
二、坚持合理消费,杜绝浪费。不求奢华,不讲排场。消费适度,点餐适量。
三、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餐饮企业要在店堂的醒目位置张贴悬挂反对铺张浪费、倡导文明用餐的相关提示语,营造文明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
四、倡导文明餐桌行为。餐饮企业从自身做起,完善菜单、菜谱,主动标示菜肴分量,根据客人的需求提供多种不同分量的菜品,引导消费者合理配餐,理性消费。
五、加快转变经营方式,满足节俭消费需求。餐饮企业应根据企业的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积极提供便利节俭用餐服务,加快社区快餐和单位团餐等在内的大众餐饮的发展,推行宴会自助餐服务和分餐制服务。
六、主动提供厉行节约、文明用餐的延伸服务。倡导餐饮企业主动为顾客提供环保餐盒,用于打包服务,根据剩余菜肴特点,向消费者提供再次加工的技术指导。
让我们每一位市民朋友和餐饮业从业人员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到“合理消费、文明用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共同创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于勤俭节约倡议书范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changyishu/4355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