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可能遇到各种状况,当遇到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的状况时,就努力去改变;相反,就心平气和地去接受,因为当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即使自己再做努力,也无法改变时,不如退而求其次,迅速的转移目标或方向,把力量用到该用的地方,不再做无用功。
许多人习惯于自以为是,总以为:见即所见,闻即所闻,实际上我们经常所能看到只是事物的片段,而我们认识事物往往参杂着个人情感,甚至凭着主观臆断、妄下结论,得出的结论与实际自然而然相去甚远。对于任何事物的评价、议论,不能随心所欲,一叶障目,这样某种程度上说会把我们带入认知误区,先贤曾经教导我们,谨言慎行,可以避免误判、走出生活误区。
一般情况下,面对身边发生的事物,受个体本身的观念、心理定势、看问题的高度境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每个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更多的人喜欢即时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或者以显示自身的聪明智慧,或者以表现自己的卓越,表明自己的态度,暗示出自己的境界、与众不同,或者以此来达到某种证明之目的。此时,他们往往将自己置身事外,忘乎所以,或者忘掉自己的过去、自己的阴暗面的存在,一番议论之后,有点主见的人会另眼相看,或置自身于不顾,首尾异处,不相关联。假如在议论别人的时候,设身处地地将自己置身于其中,自己的行为未必比别人高明、高尚。
断章取义,仅凭一件事、一个小节或其他,对他人妄下结论,给他人定位、定论,有失公允,况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容、包容他人,就等于别人在宽容包容自己,自己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谁人背后不议论别人,又有谁人不被议论,评价议论别人不一定就是什么过错,只是在议论别人的同时,反省一下自我,别只顾议论,忘记了自己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状态。
子曰:吾一日三省吾身,如果我们在品头论足谈论别人的时候,先反省一下自身,看看自己的言行是否比别人高明或高尚,如果是自己置身其中,此情此景,自己又将何为,是否做得比别人更好。许多人说起话来道貌岸然,做起事来龌龊、猥琐,品评别人头头是道,换做自己却是一塌糊涂,轻重不分。常言道:打铁须得本身硬,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即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做人做事,不能一味地要求别人,而忽略自己,只有自己身正慎言,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的高尚,以无声的'个人素养,独特、大气、宽容的处事风格,让自己的魅力得以映射,自然威严而生,说出的每一句话才可能为更多人顺利接受,他人才可能为之折服。
世间的事物无以计数,划分事物的方法也有无数种,但我们可以以粗略的方式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具体和抽象两类。具体的事物看得见摸得着,浅显易懂,而抽象的事物看不见摸不着,深奥难懂。许多人和事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或具有多样性、多重性、复杂性,既有简单具体的外在表现,又具有复杂抽象的内在,因而看待任何事物不能简单粗暴,不能为一些简单地外在表现所迷惑,要用知识的眼光、思维,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综合进行分析解读,方可认识事物的真面目,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继而正确地应对。
老子的哲学思想值得我们去深思、践行,它既有人生的哲理,又是对人和自然界的合理认知,指引我们走出生活的迷宫与困扰,驱走盘踞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心魔,让我们压抑的内心得以释然,生活过的更具实际意义。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宽容低调的生活态度表面上看似软弱,却是很有魅力的人生道理和态度,娴熟地掌握运用,能让我们迅速地走出生活的误区,成为最终的赢家。
许多哲学家的思想、精神值得我们会认真学习、思考,结合我们的生活,感悟出许多无以言表的道理,使我们的心里变得明澈,情绪不在焦躁,变得宁静;心胸不再狭隘,变得胸襟开阔;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不在畏缩,变得勇敢、坚强,沉着地应对,生活因之而更为出彩。
【在修行中生活说理散文】相关文章:
1.修行在生活-散文
2.修行散文
3.责任修行散文
5.散文入世修行修心
6.修行散文随笔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821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