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回家,网络上随处可见此类的图片,一路艰难与挣扎,忍耐与苦楚,都可以暂时接纳,为了归途,一切的付出都值得,都心安。今年的春运,繁忙和拥挤依旧。甚至爆出了担心走掉“拷”住孩子的奇葩办法,无论怎样,对于在外漂泊的人,能够平安回到家,是最终的目的,也是年末将至时最大的心愿了。
下班经过那个蔬菜大棚,照例来到卖馅饼的那家店铺。老两口依然是忙碌的身影,一个负责揉面包馅,一个在火炉前进行熏烤。光临这家店铺,时日已久。第一次,便对老两口印象颇佳。朴实,实诚,话没半句,便开心的笑,似乎总有喜事在心底藏着,只等你来提及。夫妇来自泰安,兜售的招牌食品是泰安火烧,掺杂了酥油和五香面,在大火上烤成金黄色的那种饼,外酥里嫩,尤其刚出炉的,香气飘得很远。每天傍晚这个时候,大都剩余不多。今日,夫妇两个却没有停歇。
“等20号我们就回家了,出来大半年了,还没回家过呢!”又是喜滋滋的笑声。“这几天多做些,有人还预定了许多饼,走之前要做出来。”每次提到自己的饼,满脸的自豪。老汉说,俺们是正宗的,保管和你们在泰安吃的一个味道。
听说要走的消息,突然间有些不舍。不知不觉,虽然是外地人,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在我们周围停驻。离开家乡和亲人,在外打拼的日子不好过。可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似乎难以割舍的一部分。这几天,每天傍晚,这家店铺前都人满为患,大冬天里,两口子忙的满面红光。
在不远处的一个卖烧饼的摊位,也是一对夫妇开的,浓重的东(www.kuaidu.com.cn)北口音。他俩有个儿子,从小便跟着老人生活,小两口来山东有七八年的时间,也不过是每天春节回家看看。记得暑期里,也曾经看到过他们的儿子,长得虎头虎脑,很可爱的样子,小手里举着一个大烧饼,满嘴里塞满了芝麻粒。这一次也是打算回家过年,提前买好了票。他们的烧饼在这一片很受欢迎,清晨甚至要排队。每次班车经过,从车窗户里可以看到远处两人的身影,隐藏在一个硕大的特制火炉后面。
春节,回家是永恒的主题,无论走多远,家是心最柔软的挂牵。一年里,无论多忙碌,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不管是本地,还是异地他乡,和家人团聚,是春节最大的意义。也许,只有体验过独自在外过年的滋味,才会倍加珍惜团圆的美好和甜美。
今年,外甥女佳佳早早便替她的父母买好了票,去东北团聚。佳佳大学毕业去了东北一家电视台做记者,远隔了千山万水。刚结婚的几年,大都选择回山东看望父母,陪父母过年。后来有了孩子,便带着幼小的女儿坐飞机回家。独生女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分身乏术。顾了娘家的团圆,公婆那儿便年年没有孙女绕膝,享受天伦之乐。佳佳也是懂事的儿媳妇,不忍父母长途跋涉,却也要硬着心肠劝说父母去她那儿过年。父母心疼女儿,自然也乐于前往。不过,团圆是满足和幸福,东北的.严寒却不是当地人可以轻易忍受的。
其实,无论回自己的父母家,还是去儿女家,也无论路途遥远还是天气严寒,似乎都比节日里的孤独和寂寞好受。还有一份牵挂和惦念,有家人的关爱和体贴,哪怕回家的路再远,都是幸福,都是知足和快乐。
报社有位记者曾经连续十年在除夕之夜,在过年那一天,在倒班一线的岗位,和职工在一起。这样的品行和情操,很感动。他把记者的职责时刻抗在肩头,把企业当成了一大大家庭,把一线的员工视作了兄弟姐妹。这样的“回家”,是否更为心怀敬意。企业的倒班员工,一年到头,白天黑夜的交替,即便是春节亦是如此。
那一年也是适逢需要值班,一大早儿顾不上去街坊邻居家拜年,独自骑车去了班上。好像那年的除夕夜飘起了雪花,一路湿滑,总算是平安到了班上,耳朵愣是冻的到了班上便奇痒难耐。一整天,在车间里少见过年的氛围,只有装置轰隆隆的运转声,和各岗位员工按部就班工作的身影。唯一不同的是,走到哪儿,都是“过年好”的问候。中午食堂包了水饺,大锅里翻滚着热汤,水饺欢腾的上蹿下跳。车间领导还端着茶水前来“敬酒”,说些拜年话。大家就喝着水饺汤,缸子碰饭盒,叮叮当当似鞭炮齐鸣。
今年的春节将至。心情似乎还没做好任何的准备,一切如往常一般。倘若不是食品摊老板们提及的回家的计划,似乎还没意识到,至少有一段时间,这些生活中紧密相关的人,或许都失去了联系。就是生活区负责送水的师傅,春节期间也会休假。每个人总要有自己的位置,他乡打工的人,企业倒班的人,不是谁都可以踏上回家的路的机会,不是谁都可以在年三十的晚上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可以回家的,要倍加珍惜团圆的时光,给父母以关怀,给孩子以抚爱。需要坚守岗位的,必定也会在心底默默送上祝福和问候。
回家的路,是一首温情的歌,每年的岁末会唱起,有思念,有疼爱,有柔软的挂牵,也有无法回家的遗憾和惦念。回家的路,爱是我们唯一的行李,无论身在哪里,家是永远的方向。
【回家的路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5.回家的路经典故事
6.回家的路经典诗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800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