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爱折腾的美女风投人的民间故事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一名身份考入清华美院,在耶鲁、卡内基·梅隆读完硕士。在微软、谷歌和火狐实习和兼职工作经历让她受益匪浅,但第一份全职工作她却打死不去大公司。一张“吃亏”的娃娃脸在男性为主的it领域搞风投,跌跌撞撞跟创业者一同成长。她对同龄80后建议,人脉重于学识,保持真实,坚持折腾。

  北京 北京

  北京、纽黑文、西雅图、圣荷西、匹兹堡,这些城市对于85后的周为来说都不陌生,但在北京的大学四年意义非凡。“那儿是我的家”,这是她对北京的定义。2001年,她以总分第一名的身份考入清华美术学院,专修多媒体动画专业。比同班同学年龄小,加上成绩优异,周为用“幼稚跋扈”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自己。

  “刚上大学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比同龄人单纯很多,等到我毕业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比同龄人知道更多。”这种质与量上的极速成长前所未有,让北京在周为心里扎了根。

  清华让周为“接受身边的人都跟自己一样聪明”,逐渐她将自己调整成“普通人”。成为普通人不是因为受挫,而是在清华期间,她接触到了更优秀的人。

  周为在大三那年申请通过面试进入位于中关村西格玛大厦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图形组实习。她至今仍感叹,“那是我这辈子工作过的最魔幻现实主义的地方”。在这个离清华只有两站路的地方,周为待了一年,经常熬夜加班,但她觉得很有意思。在那儿,她也交了人生中最好的一群朋友。

  寂寞的耶鲁

  2005年,手握清华美院校长、中央美院院长和微软亚洲研究院老板的推荐信,周为拿了全奖来到常青藤盟校之一的耶鲁攻读平面设计。从清华到耶鲁,周为周遭最明显的变化有两个:从一个国际大都市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村儿;从一个男孩占多数的环境扎进了一个美女如云的堆儿。

  进了耶鲁,周为体会了什么是“背井离乡”,别了耶鲁,她却因为冷门专业无法立刻找到工作,明白了什么是“毕业等于失业”。不过周为天生不是一个慌张的人,况且当时身边的人也都找不到工作,觉得自己也没差到哪儿去。

  和比尔·盖茨抱怨微软

  从学生签证(f-1)身份转为工作签证(h1b)身份,在美国留过学的学生都清楚这事儿的难度系数,硕士学位是必需的,但是光有学位没用,你必须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就。她深知自己最热忱喜爱的不是艺术,而是用户体验、创业和产品开发,还在就读耶鲁的时候,一个来自西雅图微软总部windows shell组的工作机会让她兴致盎然,这是一个未来概念性的项目,用真实引擎渲染制作window系统全3d的ui界面。利用一年opt(美国移民局授予f-1 学生签证身份人士的校外工作许可)时间,成为了一名签约用户体验设计师,做3d桌面ui。她高兴地说,在那里她有幸跟比尔·盖茨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

  当时正值vista要上线发布,比尔·盖茨随机抽取200名员工到他的豪宅做客,周为荣幸被邀。在盖茨家中东瞧西看的时候,正好碰到盖茨迎面走来。周为硬着头皮跟盖茨聊了起来。盖茨问了她名字、籍贯、在哪个组工作、未来有何打算,周为也礼貌作答,就像长辈跟晚辈间最基本的寒暄。但当盖茨问周为是否喜欢微软时,周为老老实实地说:“我痛恨微软,每天工作望着窗外,似乎看见自己的坟墓,经常独自哭泣,外加西雅图终年灰暗不见天日,自杀的心都有了。”

  周为心底不愿意为别人打工的种子估计那时已经埋好了。没想到比尔·盖茨却为她的诚实心情大好,就这样她成了当天晚上唯一有幸跟比尔盖茨单独合照的人。

  与微软合同工到期前,周为决定从计算机图形行业转行,学习用户体验和商业管理,这个领域内卡内基·梅隆大学以计算机交互闻名于世,聊到卡内基·梅隆,周为不自觉地兴奋起来:“那是一个极好的学校!”她把耶鲁跟卡内基·梅隆比作中国和美国。前者拖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后者则没有,又轻又快。周为的卡内基·梅隆印象:一个极度务实、推崇创业的学校。在卡内基·梅隆读书的时候,为了生计,她一半时间上课,一半时间在工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6528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