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如何适应地方医疗的特色需求问题。以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高职护理专业为例,在分析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提出高职护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途径,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特色;探析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高校毕业生如何脱颖而出顺利就业,不仅是毕业生要思考的问题,更是高校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由治疗转为预防,在不同的护理岗位有不同的特色需求,有的要求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地方高校开展护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适应地方医疗的特色需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专业特色”的内涵解析
特色是“独特”、“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意思,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表现出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专业特色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发展、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主要体现在专业符合地方需要、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并得到同行或专家的认可,人才培养质量高,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二、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多数高校的定位是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各级各类、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高校不能准确定位,难以发挥在地方医疗卫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就业方向放在沿海发达地区,专业特色不突出,更没有地方和行业特色。在人才培养中,没有体现是为服务一线需要的专业特色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护理的定位也存在不当,当作是专升本的通道,对专业技能不感兴趣,在学习中重理论轻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2.人才培养模式趋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结合自身优势设定具体的培养规格,提出的是一般性要求,如厚基础、宽口径。毕业生在就业面试中展现给用人单位的是“千人一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单位的需求也有差异性,学生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会难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这就导致了就业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校提出“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可见,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
三、高职护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途径
高校要培养专业特色人才,做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关键。有了符合自身优势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彰显大学的独特性和人才竞争优势。广西科技大学高职护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凝练,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中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突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与护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对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研究,在调研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护理专业“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获得“双证”(毕业证和护士资格证)的培养目标,以《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为引领,将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临床实践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环节,实现校外实习基地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模式,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形成以护理礼仪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加强学科建设,突出专业特色。随着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和精湛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和完美的形象。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护理的艺术性在于护士展现的独特的美。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突出专业特色。一是注重护理实践能力、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学校建有护理实训中心,模拟真实病房环境,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二是“订单式”培养,将实习与就业结合,与实习医院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共同培养护生。三是开设护理心理学、护理礼仪与沟通、艺术鉴赏等必修课,把护理与人文艺术结合,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礼仪与沟通。
3.建设特色的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高水平的教师,培养的学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很多高校提倡建设一支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教师交流与学习,建立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教师团队和学术带头人,在教学中融入新理念、新思想,与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人生导师,一支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4.开展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有特长、专业技能过硬、形象气质好、社会实践丰富的毕业生容易就业。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把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如模拟面试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护理操作技能大赛、护理礼仪风采比赛等,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比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明确每个学期达到相应的社会实践时数,以此作为考核指标。5.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是当今大学的使命。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很难适应岗位环境的变化。在对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中,对于学校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毕业生评价不高,用人单位的评价也较低。
而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倾向于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毕业生。这就要求学校适当的调整课程,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高职护理专业走特色发展之路,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人才培养适应地方医疗需求,有利于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推动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程.关于高校办学特色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78-80.
[2]张连辉.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2,(4):1129-1130.
[3]李菁文.构建高职教育特色化的探索与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6).
[4]李杰.高职护理专业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4,(2):104-105.
[5]梁萍.护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4,(4):1403-1405.
[6]于淑秀,周万春.医学生人文素养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3):114-116.
【高职护理特色人才培养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