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绿色蝈蝈》同步练习题
【本课重点】
本文采用生动的文艺笔调;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通过比较来突出蝈蝈的特征。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 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 从中可以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
【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篝( )火 喧( )嚣 ( ) 喑( )哑 篡( )夺 吮( )取 静谧( ) 哀号( ) 狩( )猎 劫掠( )窸( )窣( )
大颚( ) 嗉( )囊
2.文学常识填空。
《绿色蝈蝈》选自 国昆虫学家 所写的《 》,此书与其他同类型的书相比,主要特点有 。
3.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1)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 。
A.打扰 B.扰乱 C.打搅 D.搅乱
(2)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 了你的名声!
A.篡夺 B.夺取 C.争夺 D.掠夺
(3)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 蝈蝈,这时它变得 了。
A.宽厚 B.宽大 C.纵容 D.宽容
4.解释下列与昆虫有关的成语和俗语的含义。
(1)蝇头小利: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螳臂当车:
(4)蜻蜓点水:
(5)噤若寒蝉: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7)热锅上的蚂蚁:
(8)一条线拴两蚂蚱:
5.积累下列与动物有关的诗句。
(1)倚杖柴门外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2) ,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中咏蝉》)
(3)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5)行到中庭数花朵, 。(刘禹锡《春词》)
(6)银烛秋光冷画屏, 。(杜牧《秋夕》)
(7)稻花香里说丰年, 。(南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拓展阅读】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罗马尼亚昆虫学家认为,蚂蚁的某种先天性本能对其生命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至于说到与人类的关系,某些专家认为,蚂蚁是害虫。这是因为,它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例如有些红蚁专门吞食植物的`根和茎,使农作物生长不良,甚至枯萎死亡。然而,有不少蚂蚁却是十分有益的。据有关昆虫学家称,有一种竹筒蚁可食害虫60种以上。在我国的台湾和福建,利用竹筒蚁防治甘蔗螟虫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前苏联科学家发现,有些蚂蚁是森林的天然保护者,因而他们正在对蚂蚁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和对植物效果的影响方面等进行研究。
这段文字说明了蚂蚁与人类是怎样的关系?运 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思考题:
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在垓下决一死战。楚军大败,一直退到乌江边。正当项羽要乘船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时,突然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组成的“霸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项羽大吃一惊,他不禁仰天长叹:“此乃天意,非战之过也。”于是便拔剑自刎了。从此刘邦就一统天下。所以后来有“汉室江山,蚂蚁聚成”之说。
请你动动脑筋,想想:蚂蚁真能自己组成字吗?
【学习预报】
1.自主探究。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 序来写的?
(2)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3)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4)这篇文章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18. 绿色蝈蝈
(3)比喻不自量力。
(4)比喻做事肤浅浮泛,不深入。
(5)像晚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响。比喻不敢说话。噤:闭口,不作声。若:好象。寒蝉:晚秋的蝉,一般不再叫。
(6)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道黄雀在后面正想吃它,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祸害就在后面。
(7)形容焦躁不安的样子。
(8)比喻两事物彼此相连,不可分离,也比喻二者的命运紧密联系,谁也不能单独 逃脱。
3.略。
4.略。
【小学课文《绿色蝈蝈》同步练习题】相关文章:
4.绿色蝈蝈课文内容
6.绿色蝈蝈课文原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2548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