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喜笑颜开的雨水过后,不知不觉闷热的天气走到了夏秋时节。走在菜市场的街口,各种野生菌已经摆满街边,孩子拽着我的手,天真幼稚地问我菌子是从哪里来的?我告诉孩子菌子是从山上长出来的。孩子一脸疑惑,为了让孩子实地看看菌子的来历,我决定周末带着孩子去找一回久违的菌子。
周末在孩子盼望的眼神里如期而至,天刚刚亮,孩子就兴奋地催促着我带他去找菌子。带孩子吃过早点,带上雨具及孩子的零食,骑上摩托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向山上挺进。刚到山上,孩子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这个季节才会出菌子呀?搜寻记忆里的知识,农村都有“六月六鸡枞菌子出”的农彦,记得小时候,每到六月份下雨打雷时,父母总是说,雷公催着菌子出了。第二天天还蒙蒙亮,我们便带着母亲头晚准备好的饭团,背上小背篓,从村子崎岖的小路向山上去找菌子了。每当太阳偏西时,我们总能从郁郁葱葱的松林林里背回满满的一背篓菌子,在门口心急的母亲总时接过我们的背篓,用衣服袖子帮我们擦擦额头上的汗,催促着我们去吃桌子上摆冷了的饭。吃过饭我们便把背篓的菌子倒出来,母亲拿着小刀削菌子脚上的泥土。
母亲拿出一朵红色小帽子的菌子,告诉我们这叫红菌,但生长在狗胡椒树下的不能吃,只能吃麻栗树下的和松毛树下的。木碗菌有好几种,红色帽子的叫过水青,也叫红木碗。把它掐开接触空气它的肉就会变成淡蓝色。黄色帽子的叫黄木碗也就是现在的牛肝菌,这种菌子煮了吃粘纤比较多不好吃,只能炒了吃。黑色帽子的叫黑木碗也叫羊肝菌,白色帽子的叫白木碗,也叫苦马肝,这种菌子煮出来如同吃中药,一般只能晒干菌子。身上哇着有许多土的叫背土菌,这种菌子吃起来比较柴,颜色更白的叫石灰菌,比较辣。黄红色的掐开就有奶的叫奶芝菌,这种菌子可以生吃……不知不菌我们竟认识了五六十种菌子。
正当我回味着“黄落伞,黄落伞,吃了背大板”的时候,孩子一阵惊叫打破了我的思绪。原来他在一棵松树下发现了几朵菌子,我走过去看看,原来是松毛菌,这种菌子比较多,每到这个季节松毛树下都是,但这种菌子吃了会啦肚子,所以一般人都不会要,最多找会去晒干菌子。孩子不信任地看着我,然后依依不舍地丢弃了手里的那朵菌。看着偏西的太阳,我催促着孩子该回家了。孩子不无好气地说,这也不能要那也不能要,我们什么都没找到。我笑着对孩子说,虽然我们没找到什么菌子,可你知道了一些菌子的名字,这比你找到菌子都重要,另外,你看着郁郁葱葱的松树,新鲜的空气,你在爬山的过程中也品尝了天然氧吧的味道,锻炼了你的意志,这不是拾菌的收获吗?孩子似懂非懂地不说话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1143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