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火灾逃生安全知识
火灾发生时,面对浓烟滚滚,有些人会慌不择路,选择跳楼的方式,这是造成火灾伤亡的第二大因素。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火灾逃生安全知识,希望有所帮助!
掌握家庭火灾逃生知识必要性
据部消防局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为15万起。其中家庭火灾5万余起,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死亡800余人,占火灾死亡人数的70%以上。家庭火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不利因素,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而家中失火该怎么办?如何自救?相信不少人都能说上一二,但很少有人真正能做到经历那种烟熏火燎,还能从容应对的。在家庭火灾日益多发的今天,掌握基本而有效的逃生知识和技巧,显得格外重要而急迫。
发生家庭火灾逃生基本步骤
(1)扑灭小火,阻止蔓延
火灾发生时,如果火势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时,应奋力将小火控制,直至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2)保持镇静,找准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和路线,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运动方向离开,通过阳台、窗户等逃生。
(3)生命至上,不要贪恋财物
火灾之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
(4)简易防护,匍匐前进
逃生时如果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用湿毛巾、口罩捂住鼻子,匍匐撤离,避免吸入烟气。短距离穿过烟火封锁区,可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裹好头部等身体重要部位后再冲出去。
(5)固守避难场所,等待救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在逃生通道被切断,而且在此时间内无人救援时,可采取开辟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6)发生信号,寻求援助
当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时,应尽量待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如果火灾发生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向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注意。
家庭火灾逃生方法
匍匐前进法
首先可以采用匍匐前进法。因为火灾发生时往往都会有很多的烟雾聚集在上部空间,所以在逃生自救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毛毯隔火法
所谓的.毛毯隔火法就是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且不断的往上浇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才能达到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
管线下滑法
可以采用管线下滑法,这种逃生方法也就是说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以借助其下滑到地面,同时应该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免在逃生途中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棉被护身法
棉被护身法是您不错的选择哦。可以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盖在身上,当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
楼梯可救急
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注意:逃生时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设施。
卫生间避难法
如果实在是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可以在卫生间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是记住千万不要钻到床底、阁楼等危险的地方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大都是可燃物且易聚集烟气,从而导致中毒。
家庭发生火灾时逃生注意事项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在逃生途中尽量减少所携带物品的体积和重量。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4、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5、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6、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7、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家庭火灾逃生安全知识】相关文章:
3.小区火灾如何逃生
4.高楼火灾逃生路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ziyouxiezuoshijian_c/3498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