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从数学问题中初步了解循环结构》说课稿

《从数学问题中初步了解循环结构》说课稿范文

  一、 说教材

  1、 教学分析:《神奇的输出方法——PRINT》,是新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必修模块第六章《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内容。高中阶段的程序设计的学习不是为了培养程序设计人员,而是希望通过程序设计的平台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脑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更深入学习电脑基本特性的兴趣;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锻炼的途径;同时让年轻一代理解我们真正应该如何利用电脑。

  2、 教学目标:学习PRINT方法的基本语法,能够灵活运用循环结构实现PRINT输出的多样化,学习循环结构的嵌套组合

  认知目标:理解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体验PRINT方法与LABEL控件输出的区别,了解循环变量在双重循环中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对程序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电脑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电脑所起作用的认识

  3、 教学重点:Print方法中换行语句的使用;循环变量在循环体中的引用

  4、 教学难点:循环结构的嵌套使用;循环变量在双重循环中的变化规律

  5、 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多媒体教室。

  6、 课时:1课时。

  二、 说教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和巡堂辅导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方法适当,必定有效。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很多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就是操作电脑课,要听教师讲理论课,没兴趣,坐不住,所以我首先采用对比法、提问法,对学生学习过的输出控件的分析,提出该控件的不足,且提问有没有其他输出的办法。让学生一上课就集中注意力。另外,在讲授本章的内容过程中,精心安排了层层递进的例题,通过连贯的提问法逐步深入讲解PRINT方法和复杂循环结构的使用。最后通过多个程序任务的驱动和教师巡堂辅导下,使学生进一步练习和强化PRINT方法和循环结构的语法和实际运用,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三、 说学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是学生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循环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应积极主动,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电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为了能顺利导入新课,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再提高,设置新的问题导入由于Label控件的灵活性不够,所以我们学习VB程序中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输出方法。

  (2)为了能让学生顺利进行操作练习,必须确保所有学生机正常使用;

  (3)为了使演示能顺利进行,确保教师机正常运作。

  2、课堂教学

  (1)导入新课。一个完整的程序作品包括“数据输入”部分,“数据处理”部分和“数据输出”部分。在VB程序中我们经常使用Label控件来实现数据的输出,Label控件能很方便的对输出的文字的外观进行美化,但是如果想用Label控件输出各种符号、文字组成的图案时,我们可以发现Label控件的灵活性就远远不够了。所以今天我们学习VB程序中的.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输出方式——Print方法。

  (2)通过演示文稿中三个例题的讲解,配合板书与相关问题,让学生了解PRINT方法的语法特点,通过对例题的比较发现循环体和循环变量在循环结构中的作用。由此理解根据电脑特点解决问题的思路算法。

  (3)设置程序任务

  通过适当难度的程序任务的提出,要求学生在了解学习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运用PRINT方法实现输出文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给出一些提示,让学生独立或者同桌一组讨论设计相关程序。以此同时,老师要到课堂中进行巡堂辅导。

  (4)老师的巡堂辅导

  老师的巡堂辅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进行操作练习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的巡堂辅导能及时的帮助他们解决;能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为下一步的问题反馈做准备;还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5)反馈学生问题

  反馈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6)总结

  提出程序学习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表明程序学习的重要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课后总结

  Print方法作为VB中数据输出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能够灵活有效的控制输出字符的排列方式,这一点正是Label控件所欠缺的。

【《从数学问题中初步了解循环结构》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1.氮的循环教学设计范文

2.循环教学计划范文

3.《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4.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5.《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范文

6.《第四节地球的结构》说课稿

7.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8.《假如》说课稿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zirankexuexiaolunwen/351853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