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中,中秋节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团圆、和谐、吉祥和平安,给人以甜美至纯的心灵感受。然而,近年的中秋节,传统节味愈来愈淡,有人形容中秋节是“忙死卖月饼的、累死送月饼的、愁死吃月饼的。”几千年前的中秋民俗传承至今日,似乎只剩下了月饼,朋友办事送月饼、拉关系送月饼……今年中秋前夕,尽管“天价月饼”全面遇冷,但在一些地方,金银制作的月饼,还是以“百宝盒”的名目换面登场。民俗专家认为,中秋节成了月饼节,甚至成了商家牟利的工具,成了送礼社交的道具,让中秋节渐渐远离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喝桂花酒、亲人团圆、民间祭月、庆祝丰收等习俗也渐渐被人们忽略。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弘扬中秋文化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要想拯救中秋节,离不开对传统中秋节文化的继承。同时还必须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zhongqiujie/5415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