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每一本书,都是一段人生,每一段人生,都足以写成一本书,书里书外,莫不是人生。
【题目】
请以“书里书外”为题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
【范文】
行走于书里书外
指尖流走的,不只是书页,还有光阴;眼中留下的,不只是文字,还有历史;手中翻阅的,不只是书籍,还有人生。
书中的人生,似曾相识,写书的人把书外的人生写进了书里。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那个曾经迷失的自己;夏洛蒂的《简爱》升华了自己奋斗的一生;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表现内心痛苦的挣扎与回忆;巴金的《家。春。秋》正是他年青时代叛逆精神与守旧意识相互斗争的缩影。
一本精彩的书,正如人生百态。书里的一切,终究是书外事物的写照和缩影,它所折射出的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反复思量。翻开《哈姆雷特》,折射出人世的矛盾和复杂;阅毕《红与黑》,体味到世事的多变与险恶;读过《边城》,感受人性的淳朴与善良;品完《美国的悲剧》,才知金钱的虚无与罪恶。
而一段戏剧的人生,也正如书中五味,书外的所有,其实都如书里曾经写过的故事,也许换了一种方式呈现,但其中的过程同样惊心动魄。无奈人生终非书本,书里书外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书籍可以来回翻阅,人生却只有向前,不可返回;书籍可以修改,人生却无法改变过去。看来书外的世界远比书里的要残酷得多,真实得多。
当我们顺着她---伍尔夫的指引《到灯塔去》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潜进黑暗的河流,给生命以最终的最纯粹的洗礼;当我们在《雪国》里永恒的忧伤着的时候,他--川端康成却消融成一泓纯洁而冰冷的水,浸润着坚硬的泥土,也浸润着我们对上苍的诘问;在我们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无法知道在那枕木的裂缝之间,疼痛的孤独怎样与死亡交心。他们在书里给了我们搏击大海的勇气和力量,却在书外的世界里用冰冷的子弹告别了世界,把自己推进了黑暗的深渊。
我们行走在生命的路上,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翻阅着自己的人生之书。这是一本不知长短的书,一本不明悲喜的书,一本不论深浅的书。你永远也无法猜透--书的结尾是什么,一切都将由自己来书写--直到生命终止的瞬间。
行走于人生的书里书外,走过春秋冬夏,走过风雨彩虹。我们把自己写进书里,但终有人会在书外评价我们的一生。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zhongkaozuowenyuce/32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