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考素材积累:孙子兵法名言及解析

中考素材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中考素材积累:孙子兵法名言及解析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下面语文迷网为大家资料孙子兵法十大名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1、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这是孙子兵法《虚实篇》中的内容。本人认为是最经典的名句。故把他排在第一位。曹操曰: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其实,这句话的含义远远不止这些。他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时刻冷静科学地分析当前的局面。对局面的微妙变化都应当了如指掌。只有根据局面的变化而不断改善应对方式才是最好的策略。这个精神在战术层面上显得更为重要。不管是商战,还是兵战;不管是交友、还是创业;不管是竞技,还是谈判。时刻保持对局面的透彻分析和针对性的应对是每个决策和行动者必备的素养。

  本篇其他佳句还有如:‘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攻其所不守也攻其所必救’

  2、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本句出自第三篇《谋攻篇》曹操曰:未战而敌自屈服。把他放在第二位是有道理的。这样的思想对于战争的理念达到了一个顶峰层次。不管什么斗争。就是全面胜利都不是最好的结果。只有不战而使对方心悦诚服才是最佳效果。这是战略层次的顶点。也是老子某些思想的典范。在商战、交友、及竞技中。实际上强调的就是征服对方的心。让对方心诚、心服到骨子里。这种效果自然是最高境界了。

  3、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本句出自第五篇《势篇》。〔曹操曰:正者当敌,奇兵击不备〕。之所以把他排在第三位。是因为后来唐太宗与李卫公(李靖)问对。专门对孙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做了探讨。而且水平极高。把‘正’‘奇’的辩证关系阐述的相当透彻。指出了有时看似‘正’实质却是‘奇’,有时看似‘奇’他却是‘正’。‘正’可以转化为‘奇’,‘奇’可以转化为‘正’。“奇正相变,循环无穷”,归结到一点,“孙武所谓‘形人而我无形’,此乃奇正之极致。”虽然用兵在于出其不意,但在预备阶段却应该“教正不教奇”。可见李靖对于兵法之变,谙熟于胸,难怪他一生能有战无败呐!“教正不教奇”。也正是我们事业和学业应当坚守的道理。只有‘正’通者才能出‘奇也’。

  4、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本句可以说是普通大众最熟悉的名句了。也是出自《谋攻篇》。其名声虽大,但是也只能排在第四位。核心就是要求斗争者要通晓敌我情况。这是对情报、资料的高要求。当然,这也是非常正确的。记得毛泽东在长征过程中。总是能够躲过蒋介石的包围圈。就是红军的谍报人员水平很高。能够准确破译敌方的密码。从而使毛泽东准确掌握情报。进而为我军制定最好的战略战术方案。如果不知情,可能就要出现错误的判断。事实上毛泽东遵义会议不久就吃过对敌人兵力判断错误的亏。所以情况不明切忌决策。当今社会处在信息时代。对对手的研究,了解也是极为重要的。

  5、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这是兵法中第一篇《计篇》的名句。〔曹操曰:击其懈怠,出其空虚。传,犹泄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也。故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攻击对方的方式既要找到对方没有物质准备的地方,更要找到没有心理准备的地方。如果二者都能找到。必然有丰硕的成果。所以不但要研究对方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要研究和推测对方的精神条件。也就是对方的策略、战术、方案。只有在这些策略、战术、方案中找到对方没有顾及到的地方。斗争胜利的可能性才更大。这个名言从反方向思考就是自己要准备充分,考虑周全才不会被对方攻击。

  6、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这是兵贵神速的理念。是第二篇《作战篇》。〔曹操曰:久则不利。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即作战只求胜利,作战久了会挫伤战士士气,进攻敌人的城池也会缺乏战力,国家的经济也会受到巨大的消耗,其他国家也会趁虚而入。所以为求用兵精巧而进军缓慢,最终胜利的战例,从来没有听说过。

  历史上无数的战例也证明了这点:

  二战初,德国凭借闪电战所向披靡,横扫当世号称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在侵略苏联前期,也是进军神速。但是进入苏联腹地,却由于战线拉的过长而陷入持久战。长期的持久战消耗了德国巨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生产力(当时德国军工生产的武器近3/4用在了苏联战场,苏联战场的军队占总军队人数的`2/3)并最终导致了战事的逆转。同样在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指挥官南云忠一为了让攻击美国舰队的轰炸机有战斗机的掩护,而让整个航空战队推迟了5分钟出发。而恰恰在这5分钟里,美国的俯冲轰炸机趁虚而入,一举击沉日本3艘航空母舰,彻底扭转了战局。这是非常好的反例。

  所以有人指出‘胜利并不是属于力量强大的一方,而属于善于把握时机的一方。’——陶珏铭(一位现代战争评论家)

  7、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本句出自第四《军形篇》。这是一个辩证的胜败关。孙子提出要战就要先做到自己不可战胜。同时等待和寻找战胜敌人的机会。所以说不可战胜主要看自己做到没有。要胜敌人主要看敌人是否有破绽。所以胜负是可以知晓和判断的。但是不能强求。这个观点实际上很有现实意义。很多人出于热情,做了不少勉强而为之的事情。结果失败。记得毛泽东在刘邓大军东渡黄河遇到困境的时刻。他并没有指示刘邓大军勇猛杀敌。而是指示‘生存第一、胜利第一’。可见他把自己的生存和不失败放在多么重要的位置。

  8、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本句出自《形篇》。(曹操曰:有谋与无虑也。故善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正。善用兵者,先修治为不可胜之道,保法度不失敌之败乱也。〕这个胜兵是指处于胜利地位的军队还是能够取得胜利的军队。看来有不同的理解。可能二者皆有。其意思大致就是‘胜兵’之军队通过先制造胜利的态势然后向敌人挑战展开进攻,‘败兵’之军队被迫先行作战然后设法谋求胜利的态势转向防守。修道保法的理解曹操说的还是很正确。先修不可胜之道。而再保法度。从商战、交友、竞技角度看就是要坚守一些不败的原则。锤炼一些实用的礼数和方法。

  9、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兴军,将不可以愠(yun,怒也)用战;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

  本句出自第十二篇《火攻篇》。〔曹操曰:不得已而用兵。〕主不可以怒兴军,将不可以愠用战;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曹操曰:不以己之喜怒用兵也。〕这是典型的告诫‘感情用事’者的经典名句。由此可以看出,以利为动,是孙子重战慎战思想的核心,是《孙子》对待战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孙子从战争的严酷性和可能引起的后果出发,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本着安国全军的根本目的,以军事家应有的理智和应负的责任,提出上述重战、慎战、备战的理论。显然,这是一种冷静、理智、现实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才能避免盲目好战和穷兵黩武,把国家和人民拖入灾难的深渊,也可以避免一味反战,寝兵偃武,使国家和人民丧失警惕,受祸于猝然之变。在孙武看来安定国家、保全军队是战争最根本的目的,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因此,战争的最大效益莫过于安国全军。对于这个重大的问题,君主和将领必须慎重处置。孙子的这种既慎战又重战的理论,受到历代兵家的重视,成为一切“善战者”必备的品格和条件,至今仍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样在商战、交友、竞技中都应当切记这个道理。

  10、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这一句出自第十一篇《九地篇》。(曹操曰:佯,愚也。或曰:彼欲进,设伏而退;彼欲去,开而击之先示之以闲空虚弱之处,敌则并向而利之,虽千里可擒其将也,并兵向敌,虽千里能擒其将也,是成事之巧也。一作是谓巧攻成事)这里,“详”通“徉”,意思是说,用兵打仗之事,在于佯顺敌人的意图,集中兵力于一处,就能战而胜之,这就是所谓的打胜仗的巧妙之处。《兵经百篇·顺》中也说:“大凡逆之愈坚者,不如顺以导瑕。最经典的故事当属《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用的就是‘顺详敌意,并敌一向’的招数。

【中考素材积累:孙子兵法名言及解析】相关文章:

1.2015中考作文素材积累

2.2015中考人与自然作文素材积累

3.2016中考写作素材积累:听海

4.2016中考写作素材积累:自己

5.中考素材积累:淡泊

6.2016中考作文素材积累:敌人

7.关于快乐的中考素材积累

8.中考写作素材积累:腊八粥的来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zhongkaosucai/275810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