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植树节的作文400字3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植树节的作文400字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树节的作文400字 篇1
就这样,一棵小树苗诞生了。后来,那片旷地里只有一棵树长得最高,最壮,这棵树就是它们5个团结合作的成果,也是它们之间友谊的象征。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森林村村长说明天下9点让小动物们一人拿一棵小树苗、一个桶和一把铁锹,到森林中的一片旷地上去。小动物们都十分兴奋,因为明天可以大干一场。
第二天到了,小动物们都拿着工具来到了森林中的那片旷地。小老鼠因为个头小,一次只能拿一棵树苗,要再回去拿还需要时间,它这会儿正发愁呢。这时,热心肠的大象走了过来,对小老鼠说:“小老鼠,别发愁了,我已经让小猴子、小兔子和小麻雀去帮你取去了。”正说着小猴子、小兔子、小麻雀拿着工具来了,小老鼠看了十分高兴,说:“谢谢大家帮助我!”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用谢,我们都是好朋友嘛!这是应该的`。”突然,小猴子大叫一声:“我的妈呀,还有10分钟就9点了。我们快走!”说着,大家刚要跑,就被大象拉住了,大象说:“大家都到我背上来。”大象个头大,所以走路也快,不到5分钟就到了。大家从大象背上下来,对大象说“谢谢你。”“不用谢。”大象说。9点到了,小动物森林村村长在旷地边上对着话筒大喊:“小动物们,现在开始植树。”话音刚落,小动物们就开始植树了,大象把树苗不小心弄断了,小老鼠对大象说:“咱们俩合种一棵吧。”大象说:“好啊,好啊!”小猴子负责把坑挖好,小老鼠把树苗插在土里,小兔子和小麻雀负责把土填平,大象负责浇水。就这样,一棵小树苗诞生了,后来,那片旷地里只有一棵树长得最高,最壮,这棵树就是它们5个团结合作的成果,也是它们之间友谊的象征。
看来,还是团结力量大,我们做事只要团结一致,就能取得成果。
植树节的作文400字 篇2
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今年的植树节我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学校大队部组织我们去郊外参加植树活动提高同学们从小就要懂得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这天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普照着大地。我们乘车来到郊外的一片空地下车后,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拿着铁锹、水桶、扛着小树苗。来到空地里开始种树。我是第一小组,我们的任务是为小树浇水。师若琪是第二小组,他们的任务是给小树施肥。于东立是第三小组,他们的任务是给小树挖坑。松土栽小树苗。大伙各自忙着做自己该做的事,干的热火朝天。兴致昂然的。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愉快微笑。等他们把树种好后该我们小组给小树苗浇水了,我们就到河边提了满满一桶水给小树苗浇水。仿佛看着白花花清亮亮的水倒入小树苗的嘴里,它们大口大口地喝着好开心,还一边喝一边说:“谢谢同学们的辛勤劳动!我们在你们的细心呵护下,一定会长成有用之才的将来造服人类!”我听了后非常高兴,更加感到自豪。想到多年以后,我和同学们在这里种植的小树苗会一棵棵长大成才,变成一大片绿荫荫茂密的树林,那时我们再来这里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啊!
正是因为有了向我们这样爱护和关心大自然的人们。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更绿色更环保。这次植树节活动对我来说真是增长了很多见识,懂得了人类只有爱护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与它们和平相处,我们世界才会更美丽富饶。
植树节的作文400字 篇3
我们的绿化应该是全面的绿化,而不是甲地搞绿化,把乙地的树移到甲地,正如象山县一位小学生在作文中把这种现象叫做绿化的“农转非”。他在调查后发现,原本在数十年农村长得好好的树,有的移到城市后死了,“人挪活,树挪死”,这也是一种形式主义,这边绿了,那边秃了,这是在糟蹋绿化,值得深思。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为了绿化祖国,改善生态环境,大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从过去的荒山秃林,到今天的郁郁葱葱;城市中的绿化率也在不断提高,在街道两旁,在居民小区,绿荫丛丛,四季桃红柳绿,花香鸟语,使我们生活在安居和谐、花园般境界之中。
在绿化中当然也有不和谐的音符,滥砍滥伐、毁林事件时有发生,有些单位未经审批就把树锯掉,有些商店认为树木遮蔽了店面,就自作主张锯去行道树,有的把树干当作搭建凉棚支撑,有的在树枝树干拉上一条绳子凉晒衣服被子,更有人在树旁生起炉子经营早点快餐,树木受此折磨,以至萎缩缩死亡,令人痛心不已。
我们的绿化应该是全面的绿化,而不是甲地搞绿化,把乙地的树移到甲地,正如象山县一位小学生在作文中把这种现象叫做绿化的“农转非”。他在调查后发现,原本在数十年农村长得好好的树,有的移到城市后死了,“人挪活,树挪死”,这也是一种形式主义,这边绿了,那边秃了,这是在糟蹋绿化,值得深思。
保护绿化,贯彻《森林法》,任重而道远也。
【实用的植树节的作文400字3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zhishujie/3283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