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征文
导语: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小编收集珍惜水资源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是生命的源泉,大地上的每一个生命都需要靠水来成长。水是多么伟大啊,它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需要它帮助的人!但是,水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吗?由于人们大量用水,随意浪费水资源,许多城市都已严重缺水!
记得在一个双休日的早上,我家突然接到一个通知:“今天上午9:00~晚上7:00要停水。”我们来不及洗漱,就连忙拿东西储水。九点钟到了,停水了,可是,才储畜了几盆水。这么多水,要维持家中三个人的一天用水,还真为不易。首先,一家三个人要洗脸漱口,一共就用去了一盆水,(平时,三个人至少要用三盆水。)当我正要将洗脸水倒掉时,妈妈连忙制止我,指着旁边的塑料桶,说;“把水倒在桶里,一会儿还可以冲厕所呢!这就叫作‘废物利用’。”我点点头,马上照办。没有想到,“紧急时刻”还真有不少节约小窍门呢!这时,平时的情景浮现在我眼前:早上,当我用满满一盆水洗完脸时,便毫不犹豫地倒了。现在想起来,可真是浪费啊!洗漱完毕,自然是该做饭。这可也用去了不少水:要洗菜、煮饭、煲汤……我在那时才发现,在人们生活中,是绝对离不开水的,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条件。
一天,就这样紧巴巴地过去了。七点,水来了,望着哗哗直流的自来水,心中顿生感慨: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渗透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没有了水,我们生活的秩序不就全打乱了吗?可是平日,我们用水没有节制,这样下去,将浪费多少水资源啊!
我于是走到电脑前,查了有关水的资料:“我国居然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怎么可能?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缺水:全面告急;用水:逐年增长;水质:不容乐观。而作为岭南水乡的东莞市水资源所面临的形势也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1、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不仅低于国际公认的每人1700立方米的国际用水紧张线,而且低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线,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2、水质较差。我市51座具有饮用水功能的水库中,除个别外,大部分水质普遍较差,水质劣于Ⅳ类,不能达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3、水源保护工作相对滞后。2010年全市有32座二级污水处理厂运行,全市污水处理率仅为68%,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015年污水处理率达到85%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建设的滞后,进一步加重了水污染负荷。有人说“浪费一滴水,无所谓,我们不缺这一点水。水龙头一开,水就哗哗流出来了。”可真是这样吗?
别忘了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滴水,那将是人类悔恨的眼泪。”人类生活是离不开水的,国家为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财力。那么,我们大家也要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节约每一滴本不该浪费的水吧!我相信,只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水资源将会越来越丰富,祖国一定会更加美丽、富饶!
第二篇: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这句话是我们人类都应该懂得道理,当前的水资源越来越紧缺,我们刻不容缓必须行动起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今年入春以来,全国旱情十分严重,特别是西南五省(区市)云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旱情最严重的就是云南、贵州和广西,有的地方甚至是百年一遇,当地群众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造成1800多万人饮水困难。虽然最近全国有很多地区下了雨,但这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干旱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等于是杯水车薪,我国西南地区干旱还在继续,缺水还是那么严重。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为干旱灾区献出一份爱心吧!
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点点滴滴做起。比如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还一举两得呢!洗衣水洗拖布、地板、再冲厕所。我们浇花,用淘米水、洗菜水等;我们洗涤手巾、瓜果等少量用水。宜用盆子盛水而不宜开水龙头放水冲洗。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我们留意的话,也会节约不少水呢!
我们不要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虽然地球70。8%的面积被水覆盖,但97。55%的水是海水,既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灌溉。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水还不到世界淡水总量的1%。诚然,从地球上原始生命出现直到现在,水一直在为生命服务,任劳任怨,从未停息。但不知大家可曾想过:水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如今的水资源已经供不应求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大自然本身的缺乏;第二,人为的破坏。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水好比我们的生命,没有了水,就等于我们的生命要终结一样。节约用水已经刻不容缓,地球是上苍赐给我们的,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没有了水资源地球就会面临毁灭,没有了水资源人类就会走向灭亡。上苍赐给我们的美好家园就会不复存在,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的义务,我们要把上苍赐给我们的美好家园传承下去,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
我们人类不能再浪费、破坏水资源了。也不能再允许工业废水排入河流,污染环境了。现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依然十分困难,那些西南地区干旱灾区的人们,缺水就更为严重。由此可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了。
水,你能让碧草变得更绿。水,你能让花儿百花齐放、开的更加鲜艳。水,你能让大树挺拔。但你在一天天憔悴。在一天天的流泪,在一天天的变老,我们人类要是再不珍惜你,你就会离我们远去。我们人类如果再不珍惜你,那么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我们要树立人人珍惜水、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我们要尽力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让它永远为我们人类造福。只有我们大家注意节约用水,水才不会离我们而去,生活才会安定和谐,环境才会优美舒适,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好。我们青少年要明白这些道理,不但要自己去做,还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都来节约用水。这也是我们力所能及为人类做的贡献啊!
第三篇: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
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可是在如今,很多人都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水资源正面临着危机。有人可能会想“地球表面有71%是海洋,这么多水,有什么危机呢?”可是我们能够利用的水资源只有地表淡水和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资源,而这部分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32%。所以对于水资源,我们能够做的最基本的就是节约。
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作为世界知名的大国,水资源如此匮乏,这个问题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历史少有。生活在从未发生过旱灾地区的我一直理解不了水在云南的珍贵,但是今年的寒假去了云南之后,我切身感受到了水在当地的宝贵。
这次去云南的行程中一共遇见了三位导游,这三位导游都会在早上给每人发一瓶矿泉水,这三位导游是分别在不同的日期为我们担任导游,他们之前素不相识,甚至可能从未见过面,但是他们却在发矿泉水的时候说出了相同的话:“我给大家发的这瓶水是用来喝的,如果你想用这瓶水来洗手的话,请你把这瓶水还给我。”导游还对我们讲,云南的人最看不惯的就是有人浪费水。当我们还在浪费水的时候,干旱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节约水了,所以我们也要行动起来,不能等到水已经枯竭的那一天才意识到水的重要性。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水资源的短缺,二就是水污染严重。
有关资料显示,1994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因此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了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生。下游一些地方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购矿泉水的场面,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染事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水污染的例子。我每次去沿江公园散步,都会发现松花江面上有行人随手丢弃的饮料瓶、塑料袋等垃圾,美丽的松花江就这样被污染了。
现如今,工业越来越发达,人类的生活需求越来越高,有些工厂为了图省事,直接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江河之中,导致了水的污染。有些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从而造成了农田污水。由于人们过多的砍伐树木,造成了水土流失。
多年来,中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
人类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这样做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这惊人的数字也警示着我们要保护水资源。
污水还会危及我们的健康。中国很多癌症多发地区的人就是因为长时间喝了被污染的水,才导致了寿命减少。由于喝了被污染的水而丧生的孩子不计其数。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一定要重视水安全。
布来基曾经说过:“水是万物之首”。每一滴水都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一定要合理的利用每一滴水,不去浪费它,让生命的源泉永远长流!
【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征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zhenai/3665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