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头山游记作文篇一
羊头山位于太行山南麓,高平、长子、长治交界处,因近年来发现该山有大批上古炎帝文化遗迹而闻名于世。我国一些典籍早就有描绘羊头山的诗文,“太行来脉中天近,炎帝神功万世尊”,“神农遗迹在羊山,祠宇重修在此间”,诸如此类的诗句比比皆是。明代皇室弟子、音乐家朱载曾亲自考察过此山,留下著名的游记散文《羊头山新记》(以下简称《新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在高平市文博馆和当地乡政府的有关人员陪同下,上羊头山游览。当乘车来到山脚下时,发现这里有数座小煤矿。看来早在远古时期,这一带就是茂密的森林,是万物生长的栖息地。通往山上的,是一条崎岖陡峭的羊肠小道,婉延曲折。攀登时间不长,我就气喘吁吁了。《新记》云:羊头山“岭限二郡,麓跨三邑,山高千余丈,磅礴数十里”,“以此地极高,与天为党,故名上党郡”。原来这座山是古上党地区最高的山,上党郡的地名就是来源于这座山。当登山到一定高度时,你会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微风习习,漫山坡上,雕刻着佛龛神像的石窟随处可见,均是北魏佛教文化的遗迹。在一座石窟洞口的两旁,各雕刻一个牛头人身,手持耒务农的艺术浮雕,这与古籍中关于炎帝神农“人身牛首”、“始作耒”的记载相吻合。当然,炎帝是人不是神,所谓“牛首”,不过是部落头领特有的一种装饰。炎帝浮雕表明,早在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就与炎帝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对数千年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羊头山有两座主峰。我们先登上了山北的次主峰。这是一座有雕刻的羊头石的地方。因石头“状若羊头”,“山以此石得名焉”。在羊头石旁,耸立着两座七层石塔,相距约50米左右,相传是北魏孝文帝为纪念历史上炎帝、黄帝而建造的。
在通往主峰的山道上,有一座《新记》中提到的炎帝高庙的遗址。高庙又名神农祠,是供人们祭祀祖先炎帝神农的庙宇。现已成一片废墟。登上主峰时,我目睹了史书上记载的清化寺上寺遗址。据《新记》记载,寺内曾有一块唐代的碑刻,碑上记载了炎帝始创农业的丰功伟绩。碑文开宗明义道:“此山炎帝之所居也”。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如今,寺已不复存在,仅剩几根长方条石柱,掩映在芳草中,仿佛在回顾着昔日的辉煌。在主峰顶的一块石阶垒的台地上,有史载著名的“神农城”,所谓“神农城”,其实没有任何建筑。这里在上古时期是炎帝神农立木杆、测日影的地方。木杆,又称表木,神农由此创造了“四时八节”,成为我国古代原始的天文历法,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在神农城的南面,就有两口泉眼,左泉清,右泉白,泉水汇合流入一口水井,这就是史载的神农井。相传是神农开凿的。我们由神农井再向南走二十步,来到井子坪。《新记》中记载:“井子坪有田可种,相传神农得嘉谷于此,始教播种,谓之‘五谷畦焉’”。五谷畦是神农最早发现“嘉谷”柜黍,播种农作物的地方,由此成为中国原始农业的第一块试验田。
当我们下山,回首那草木茂盛、高耸入云的差别头山巅,不由感慨万千:炎帝就是在这座大山上创始农业,带领先民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就是从这座山麓发端,拓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youji/49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