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的教学当中我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从心理上特点上看,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却极易被感兴趣,新颖的内容所吸引,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我常常是为了他们能认真听讲,几乎都出尽百宝了,但是只要教室外稍有动静,学生就会转头去看,学习效率不高。注意力是影响学习效率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到底怎样做才能把孩子的眼光吸引过来呢?
我想单纯的讲解课文肯定是不行的,课本上已有的东西,学生兴趣不大。有的学生比较聪明,课本上的东西早已学会,老师讲的时候觉得没意思,智力中等的学生,他会认真听,但等他明白了,就不会愿意再一遍遍重复了,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差一些,也许根本听不进去,或者发呆,每个班上都有这样几种类型的孩子,一堂课40分钟,怎样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我们应该选择趣味性、参与性更强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于是,我在生字教学实行学生自学,小组同桌交流的方式,自己预习生字,来到课堂上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出哪些字需要强调,注意,或者互相讨论怎样识记生字,然后把这些字和方法讲给大家听,这样全班都参与进来了,比起以前由我主讲的学习,效果好的多,学生讨论激烈,发言踊跃。
在阅读教学中,以往都是采取全班阅读默读,分男女生读、分小组读,但渐渐的这种方法也使学生失去了兴趣,我又采取了同位选择合适的方法读,例:轮流读、抢读、分段读等,这种新的小范围的读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无法偷懒,使读书的气氛很活跃。
在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无法理解课文中所描写的桂林山水,丽江古城、五彩池等景色的优美,读起来也毫无感情,于是我想起我去年暑假游览过桂林山水,没有去过桂林之前,我也读过多遍《桂林山水》,但是尽管课文写得如此生动、优美,但我却无法读出感情,自从亲眼见了桂林山水之后,才觉得课文写得确是如此,读起来别有情感,但是不可能让学生去一次再学,我把去桂林亲手拍的照片贴在我们的班级博客上,学生们看了之后,果然非常向往,很有感触,再读此刻时就有了一定的画面感,可见学生对直观的事物要更有兴趣。在学习后面的《走近丽江》、《五彩池》课文前,我就先鼓励学生在网上搜集图片和简介贴在班里和网站上,果然在学课文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好像刚游览过一样。
如果每一堂课都根据课程的内容,目的和特点,考虑学生的认识规律和个体差异,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学生上课有了兴趣,注意力也集中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yinianjizuowen/924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