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百善孝为先议论文

议论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百善孝为先议论文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无处不充满“孝”,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下面给大家分享百善孝为先议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百善孝为先议论文1

  孝,乃人之根,性之本,德之源,教之所。

  早在中国古代,《孝经》就已有百善以孝为先这句明宗开义。也就是说孝顺是行善的根本,没有孝顺又谈何行善。所谓的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

  在婴儿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孝这个字便被写在了他人生典籍的扉页,醒目的中国字仿佛在告诉每一个中华儿女,用行动去证明你对父母的孝心,用行动去感谢父母对你的爱。这种人人生来就有的天性,本应在人的心灵深处开辟出一片美丽的花田,用爱与感恩等人类最真挚美好的感情浇灌,但没有人保证,经历了狂风暴雨之后,这花田不枯,这感情不变。经历过风雨,便拥有彩虹,这花田有风暴后特有的美丽,比先前更旺盛妖艳。

  我是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学生,从小便寄宿在姥爷家。姥爷是一名数学教师,在我看来,他对我的感情就像他三十几年教师生涯中一成不变的数学公式一样,单调而乏味。这种淡漠的感情,在姥爷病倒那天,蓦然消失。而那天,我这个平时自诩挺孝顺的孙女,竟无法从记忆中挖出丝毫对姥爷的孝心来。无尽的后悔感像潮水般将我吞噬,如果能早点发觉姥爷身体的不适就好了,如果能多干些家务活来减轻老爷的负担就好了,我是这样想的。看着病榻上姥爷那刻满沧桑皱纹又憔悴的脸庞,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急忙翻出药箱,想找一些能减轻老爷痛苦的药,却被说明书上复杂的术语弄昏了头。要知道,在我生病时,姥爷会守在我的病床前,喂我吃药,再哄我入睡。而现在,如此这般。泪水渐渐迷蒙了我的双眼,忍住想要啜泣的冲动。这时,姥爷走了过来,慢慢收拾我弄乱的药箱,吃好药。看着看着,泪水终于决堤而下,扑到姥爷怀里,大声哭号,双肩不受控制地颤抖着,不停地说:对不起。姥爷笑着问我为什么道歉,我回答,自己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让姥爷受累。姥爷拍了拍我的头,眼睛里流露出欣慰与赞许,说:以后能做到吧?我大喊:能!

  淡淡的药香,承载着姥爷对我深沉的爱,它让我幡然醒悟,并拥有这世上最美好的品质孝顺。

  鹿乳奉亲,啮齿痛心的故事感动着我,芦衣顺母,拾葚异器的故事教化着我。在孝顺之风的熏陶中,我成长着。

  善良的品质固然美好,但对长辈的孝顺应放在全部善意的先列。一个人,如果只对陌生人报以善良之心,对父母长辈不屑一顾的话,那么没有人会认同,那所谓的善良只是水中的泡沫,将会渐渐消逝。

  善良之水滋润着孝心,在风雨的洗礼过后,我拾起挂在云朵之上的彩虹,那刻印着孝心标记的彩虹。

  百善孝为先议论文2

  等待着放学的一天到了,今天又是一个星期五。回到家,看到正在为工作而担忧、劳累的父母,我毫不犹豫的过去帮助他们。在帮助父母的同时,我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那就是“爱”。

  晚上,我们一家子围着火炉吃饭,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我们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大家都被那感人的的情节打动了。

  张俊,用自己的双手和一滴滴汗水把家庭撑着,毫无怨言。他和他的弟弟张恒决定每个星期拿奖状回让年迈的奶奶高兴高兴,还在墙上画张竞赛表,得到老师的表扬加一颗心、在一节课上回答问题正确多的加一颗心、给奶奶讲故事的加一颗心、回家作业做的最好的加一颗心、在家做家务多的加一颗心等等。五年前,他的爸爸因车祸去世,妈妈离家出走,一直是体弱多病的奶奶带着他们。家庭的生计极为困难,他们俩兄弟每天放学回家在山上挖草药、假期到附近的一个老板手上打工以来维持家庭的生活。年仅12岁的哥哥张俊和10岁的弟弟张恒是多么的艰辛,多么的懂事!并且张俊每次在班上考试都是第一名,他们具备了往常人所不能做得,具备了孝—对奶奶、具备了礼—对人、具备了仪—对老师。弟兄俩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孝敬奶奶的重任。

  古人说:“百善孝为”,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孝是人世间一种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一生中最深刻的亲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为什么孝是百善之先?因为现在我们都在讲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一个“和”字,撇开那些政治术语,可以把和谐社会通俗的理解为人类追求向往的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天下和平这样一种和顺美善的理想社会。怎样才能达到呢?,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跟他的学生就讨论过,并给出了答案。这就是著名的《孝经》。《孝经》一开头就说:“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以“顺”治天下,让天下都能够人心归顺;民用和睦,人民百姓都能和平安乐、幸福美满,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能够相安无事,这不就是就是现在中央领导人讲的和谐社会吗?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无处不充满“孝”。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以孝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好的发扬下去。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的佳话。对于少年来说,孝可能不那么完美的表现出来,但是我们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诠释它,让它变得更具有意义,而不是徒有虚名。我们当子女的一定要“好学成才,必志成功”。今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孝,你们懂了吗?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百善孝为先议论文3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围炉夜话》(清)王永彬

  如今的社会,“孝”这个字可能离的太远了,天天都有那些不孝之事,是社会的进步太快了?还是人性消失了?还是人太懒惰了?古时有二十四孝,广为流传,但在如今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呢?

  如今的社会,有很多的人,家里父母健在的时候没有好好去服侍,却在父母死后,高调的举行追悼会,以为做了这些别人就会以为你是个孝子吗?还有这些人,对本身的父母不是骂就是打,甚至几十年对本身的父母不管不问,也不回家看看,就是因为本身的父母出生低微,而本身变成城市里的人了,觉得在农村的父母有失你的身份了,还有的娶了媳妇之后,听媳妇对本身的父母说三道四的,从而慢慢厌恶本身的父母。

  那么想想问问这些人,你们如果没有父母给你们生命,你们有这样成就的就会吗?换个角度来说,你们有孩子吗?如果你们老了,你们的孩子也是这样的对你们,对你们就像陌生人一样,对你们就像瘟神一样,你们的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古训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为什么古人认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古老话:“爱子,教之以义方”,而孝道,就是义方之最大者。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溺爱着本身的孩子,不是说溺爱这样不好,但要做到溺爱适度,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孝道,绝不是为了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自私,而是从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身边事开始,从本身做起,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使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感日扩日大,最终努力修养到大公无私之境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孝也者,正是千里之跬步,江海之小流。

  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本身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本身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本身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本身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yilunwen/228057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