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个人的事情,不是和别人进行的一场比赛。
有很多老师会觉得阅读一些专业性的书籍有困难,读起来有些吃力,甚至阅读的速度很慢。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应该成为问题的。读专业书籍肯定不是轻松的。首先应该承认,要读这些书的老师都是有成长愿望的老师,每个人都应该被肯定并鼓励。
读得慢,这是正常的。真正有思想价值的书籍,就必须经得起我们的推敲和思考,经得起咀嚼与回味。只要坚持在阅读,在思考,有启迪,就达到目的了。如果匆匆的读完了,只求多求快,那必然是收获很小而没有必要的。好书是读不完的,即便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去读,也不可能把好书都读完。
读书的目的不应该太明确到某一个点上的,如果读之前就想从这本书中收获什么,那么我们就等于自制牢笼,把自己的目标缩小了,容易束缚自己的思考。有时候我们最大的收获往往来自对一本书的某一点兴趣之外散发出来的,毫无目的的漫读带来的意外惊喜。
读书,没有必要以快慢来评价,也不需要以多少来评价。我们更重要的是看看读了什么,收获有多大。有人读书千卷却依然一无所获,那还不如读一本受用终生的好。
读一本书就像老师上课领着学生读一篇课文,一开始不一定都能读明白,可以先迅速浏览一下,整体感知大致的内容,然后再细细的读,细细的品味,这才能更深刻更准确的把握。如果还是读不进去,读不懂,也不用强迫自己,把一件本来很有趣味的事弄得索然无味,真的有点得不偿失。这说明在阅读这类书籍方面还需要做好铺垫,阅读的深度还有待提高,不妨先从基础性的书籍开始。
对于怎样读书才能更有效、读书有什么样的好方法这样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读书与思考是并行的,读书与摘录并行的,读书与批注并行的。读完一本书最好能留下来那么一些自己思考过的痕迹,当然,这些都是自己曾在阅读过程中怦然心动的瞬间。如果能在读完后再系统梳理一下自己的阅读心得,提升一下自己对整本书的把握,写一篇文章,自然是最好不过的。然而,读书的方式不一而足,不必要求每个人都一样的。
读书并不只是为了读,如果只在强调自己读过什么,或者读了多少,这其实是毫无意义的。读书的目的首先在于怎样对自己有益,或许是自身工作的需要,或许是自我心灵的需要,而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于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盈,给自己更清新的呼吸空间。这是不能和别人攀比的,如果要比的话,那就是看谁能够坚持在读,在不断的攀越自己阅读的高峰,这样的话,读书,就是一次精神行走的马拉松!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xushi/909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