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过后,办公室里来了几位老师的孩子。小郭、丁丁、津津,当然还有我们办公室里几位老师。
小郭在为下午的语文免试生考试做着精心的准备。她在背诵古诗。丁丁和津津在写晚上的作业。“城阙辅三秦……”声音不大,但大家都能听到。李老师不自觉地跟着哼起了这首歌,郭老师小声地和着。我特别注意了丁丁和津津,原以为他们会受到干扰,忘记自己的任务,谁知人家俩根本不受丝毫干扰。
细想想这件事,受到干扰,给以回应的是两位老师,因为他们对这首诗各有各的感受:李老师会唱这首歌,郭老师会背这首诗。这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跟上来。而比小郭低一个年级、两个年级的丁丁、津津,他们俩对这首诗一无所知,所以不会做任何回应,各自做着自己的事。
再想下去,我们的课堂上,孩子们经常会做两种反应。一种就像李老师、郭老师一样,积极地回应老师,与老师所讲的内容产生共鸣,自己又会有新的收获;另一种则像丁丁和津津,对老师的话题一无所知,听到就像没听到,不入耳,更不入心,所以就会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做小动作或是发呆。学习就是这样,当你有对这个知识的一点预备时,老师在课堂上提供给你的话题,就会让你产生学习的欲望,想要把它弄清楚,想明白;当你对这个知识一无所知时,老师提供的话题对你没有吸引力,你就会跑神。预习,就显得很重要。下学期,要尽量安排一些预习,尤其是新知识点的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xuexi/921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