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叫“春节”,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以前有一个传说:每到大年三十。“年”都会出来吃人,过了几年,人们发现了“年”特别怕火光和红色 。于是,人们都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放爆竹,门上还要贴起春联。下面是关于过年的事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过年的事作文
过年叫“春节”,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以前有一个传说:每到大年三十。“年”都会出来吃人,过了几年,人们发现了“年”特别怕火光和红色 。于是,人们都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放爆竹,门上还要贴起春联。今年,我们送走兔年,迎来龙年。过年:我们吃汤圆,放烟花、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
我们今年的事比前几年都多,我就挑几件事情给大家说一说吧。事情一:除夕晚上,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开了电视,春节联欢晚会还没有开始,等了不一会就开始了我们把瓜子、花生都拿了出来,一边吃花生、瓜子,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十二点,爸爸把一条鞭炮拿出来放了。最后一炮响的时候,我感觉大地都动了一下。
事情二:初一的早上,我们开车到了朱德的故乡——仪陇。到了目的地,我们远远的就看见简直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都不夸张的来玩人们,朱德老爷爷的雕像站立在河边的广场上,我马上跑到朱德老爷爷的雕像下面和爸爸妈妈一起照了几张照片。我和爸爸看见有一个打靶的地方。二元钱十枪,我和爸爸一人五枪,爸爸告诉我要瞄准了打,结果我打中了四枪,爸爸打中了五枪。还换了一个叮当猫的玩偶呢!
事情三:过生日,初四晚上,我妈妈的外婆过生日,而且还是过八十大寿,我们还买了一个八层的生日蛋糕,吃得大家都说好饱啊!结果还没有吃完。当晚,我们来到了“二爸”家中,看见四张桌子都坐的满满的,吃完饭后把桌椅收好,开始放鞭炮和烟花了,先放鞭炮,大人们把鞭炮全都连在一起。点燃导引线后鞭炮像一条“红带”一样从长变短。我看见外祖母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鞭炮放完后,该让烟花上场了放完八箱烟花后开始切蛋糕了,大家一边吃蛋糕,一边唱着祝你生日快乐歌!
过年,过年是每一个小孩都喜欢的节日,我也不例外。过年会收红包,吃好多好吃的,去好玩的地方;过年你如果犯了错,都可能不会立刻挨打,爸爸妈妈可能会原谅你,但是我们也要尽可能的不犯错误。
过年的好事可真多啊!我非常喜欢春节,你喜欢吗?
过年的事作文
过年啦!过年啦!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我已经铺好了毛毡。
哈哈,今年我们家的新年活动是写对联。我调好墨,放在桌子中央,再分别给每人发了一幅对联纸。我,爸爸和妈妈,我们三围着桌子站成一圈。“3,2,1……”活动开始。只见爸爸挑了一只中号狼毫笔,先润湿笔尖,再用纸巾吸干水,然后再把笔头蘸足墨水,打开对联,从上往下铺好,对准位置后拿起笔对着纸开始“发起攻击”。
爸爸这次还是一如既往地写龙飞凤舞的草书,他的手腕快速的转动着,手中的笔一会儿飞上一会儿飞下,一会儿飞左一会儿又飞右,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看似随心所欲的但写出来的字一点也不乱,看起来十分挺拔,又令人十分舒服。
而我呢,也不甘示弱。挑好笔蘸好墨,打开字帖,先仔细观察字的偏旁结构,粗细变化,然后才落笔开始写,我认认真真一笔一画的写着,虽然慢但我努力把每个字写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写到让自己满意。
等我写完,看看一旁的妈妈,她才写了一半。每次都是妈妈最后一个完成,看来这次也不例外啊!妈妈每写一个字都要先深呼吸,落笔的开始总会有点颤抖,当写完字的偏旁后就会变稳一些。过了很久很久,妈妈终于全部写完了。
我们把写好的对联平放在一起供大家投票,经过一轮激烈讨论,毫无悬念的这次我的对联又赢得最多票数,被选中贴到咱家的大门外,并获得一笔奖励金。我非常开心的说,明年还要再写,我要攒更多的奖励金。因为这是过年里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过年的事作文
新年到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喜气洋洋的对联,新年的气氛更加浓烈了,大家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可热闹了。饭桌上摆满了可口的饭菜,有牛肉、羊肉、年糕和鱼等,让人看了馋得直流口水。这一群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当然要属鞭炮了,鞭炮的种类可多了,又扔炮、还有荧光炮,我和表姐都喜欢玩荧光炮,所以一致买了荧光炮。一拿到荧光炮,我和表姐迫不及待地拆开了盒子。
表姐进了屋,又出来,手里拿着打火机,哦,原来表姐是进屋拿打火机。我从盒里抽出一根荧光炮,表姐“啪”的按下了开关,打火机的火苗悠悠地舞动着。我把荧光炮往打火机上一点,荧光炮的炮头微微变黑,过了大约三十秒的时间,荧光炮点燃了。
点燃的荧光炮像一朵盛开的蒲公英,在月光的照耀下,荧光炮显得更加绚丽多彩了。表姐也拿起一根荧光炮,用打火机点燃,荧光炮闪耀了起来,表姐拿着荧光炮在空中画圈,在黑夜下,荧光炮画出来的圈,如同一条正在舞动的“金龙”,可壮观了!
我和表姐把还未燃尽的荧光炮向天空抛去,荧光炮朝着天空飞去,又迅速地朝着地面飞来,就像一颗颗闪烁的流星从天而降,我们继续玩着荧光炮。
这真是一个有趣又开心的夜晚!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xinnian/955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