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走亲访友作文400字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走亲访友的记事作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走亲访友的记事作文(一)
过年,最大的愿望和乐趣就是亲友团聚,享受亲情和友惰带来的欢乐。试想,如果亲友之间连过年都不团聚一次,长年累月互相不走动、不来往,彼此之间的亲情友惰还能长久保留吗?
退休五年多来,几乎每年年三十晚上和上海亲家团聚,两家老少三代十来个亲人一起吃年夜饭。前两次由大女婿预订在饭店吃,花了不少钱,菜肴也不错,省劲简单,但总觉得缺少那种热热闹闹、亲如一家的氛围。后来,女婿建议改在家里吃。我家住房比亲家宽敞,理所当然在我家聚餐。
今年过年更是人多热闹,二女儿带着小外孙豆豆从北京飞抵上海,回家过年。年三十上午,我们提前熬了一锅排骨汤,准备好了荠菜肉馅,等到大女婿开车把他父母、弟弟、弟媳和小侄女接来,便一起动手包馄饨,边包边下边吃。
午餐后,女儿陪我们和亲家母一起打麻将,亲家公老陈在厨房里忙着准备年夜饭。大女婿再三劝他爸去玩麻将,由他下厨,可他爸很倔,非要亲手掌勺才放心。在家里,买淘炒洗全由他一人承担,也许忙惯了,歇下来反而不自然。几个小时后,鸡鸭鱼肉大明虾、螃蟹蛤蚧素什锦以及各种新鲜蔬菜摆满餐桌,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大家围桌而坐,高高兴兴,说说笑笑,品尝美味佳肴,洋溢着一派友好祥和的喜庆气氛。我从书房里拿来数码相机,录下了这难忘的一刻,留作纪念。吃完年夜饭,大家都要争着收拾碗筷饭桌,我忙说:“老陈负责烹饪,我负责洗碗,谁也不要插手。你们都去看春晚电视吧!”
大年初一,体弱多病的老伴炒了几样拿手好菜,加上剩菜,叫大女儿一家三口来家里共进晚餐。一家人欢聚一堂,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年初二和年初四,带着女儿、女婿和外孙分别去妻弟全山和妻妹莲英家作客,都是在提前预订的饭店包厢里聚餐。临别时商定,三月七日妻妹莲萍五十岁生日时请客,我们定於“五一”宴请他们。
年初三,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二女婿小王值完班顾不上休息,乘飞机赶来上海探亲过年。大女儿带着我们老俩口和二女儿、小外孙,驱车去机场接小王。随后马不停蹄直奔浦东航头镇,看望年迈的老爸老妈,给二老拜年。除了大弟在南汇中心医院值班外,其余三个弟妹都来了。四世同堂,两桌家宴,欢声笑语,共进午餐,其乐无穷。慈祥的老母亲依偎在我身旁,双手抚摸着我花白头发,喃喃自语。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禁不住热泪盈眶,情溢于表。临走时,父母弟妹站在河边路旁,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直至我们驱车渐渐远去。
年初六,二女儿、女婿带着小外孙豆豆乘飞机回北京了。家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刚休息两天,年初八,去看望老友夏鹤芬、陈玲芳夫妇。在他们家,遇到老友吴其昌、薛春林、张月琴、陆静凤,还有老唐夫妇,都是六十年代支边进疆的上海老知青。陈玲芳身患类风湿关节炎,下身瘫痪,行动不便,生话不能自理,全靠老夏一人照料,多年来一直呆在家里,下不了楼。我们这些交往几十年的老朋友几乎每年都要去看望一两次。
年初七,我们这些上海支边老知青、老朋友应邀去薛春林家聚会。小薛从新疆伊犁调到宁波工作,退休后卖掉宁波住房,在上海买了一套二居室,叶落归根,回沪定居。旧房装修一新,虽不宽敞,却整洁温馨,我们祝贺他乔迁之喜,更希望他能找到一个知心老伴,相依相陪,白头偕老。小薛厨艺不错,独自下厨,备了一桌好菜,味道不错,还拿出两瓶伊犁特曲招待我们。老友聚餐,谈笑风生,划拳饮酒,畅杯尽兴,十分快活。
走亲访友的记事作文(二)
“正月里过新年,亲朋好友真高兴,大家见面道恭喜。恭喜您好运道,多财多子,快乐又安康……”您一定非常熟悉邓丽君的这首《小拜年》吧,写的就是新春拜年的情景。今天是正月初十,年的欢乐气息还在喜悦的氛围中延续着,我也加入了走亲访友的行列,于新年的喜庆中拜访亲朋。
春节,中国人的盛大节日,四海同喜、五湖同乐的日子。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震耳欲聋,烟花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热闹非凡。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这样的情景自然会让我想起那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来。在热闹的爆竹声中,送走了难忘的旧岁,送来了欢乐的新年。
兔年这个春节,初八之前的几天我一直守在家里,没有走亲也没有访友。今年,我家是一个大家“聚”点,婆婆、生母都在我家过年,直到初九才都各自回家。人类一向是恋家的动物,中国人尤其是。因为家连着灯火,这万家灯火驱走夜晚的黑暗,总有一盏灯留给风雪夜归人。我的'这盏灯永远留给我远在海外的女儿。几天来,我的家里一直是人来客往,因为有老人在我家,所以无论是婆家的还是娘家的兄弟姐妹都聚在了我家。虽然如此,我的心里还是因有一份遥远的牵挂而有些不愉悦的影子,牵挂和思念一直在我的心底萌动。过年,人们走亲访友,去亲人家里吃一餐饭,然后和亲人一起聊聊家常,显得其乐融融。
年年如此,一到春节,缺不了走亲访友,这也是中国的民俗。民俗是历史积淀的时尚,时尚是与时俱进的民俗。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如同圣诞节对于欧美人,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春节,更是走亲访友的最佳时机,也是春节休假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过年拜年或者说走亲访友,一般是从大年初二开始的。过去的一年,人们为了生活忙得不可开交,就是亲戚,也很少往来。为了维系这份亲情友情,一到初二,人们便开始走亲戚串朋友,藉此联络亲情友情,送去彼此美好的祝福。初十以前基本上都是走亲戚,十五前后才开始访友。过去流行拜年不拜初七、八,臭豆腐乱豆芽。如今有了冰箱,这一说也就随之而消失了。
我们这里有句话“正月里都是年”,就是说,正月都可以去各个亲戚家拜年,给长辈、给师长、给领导们拜年。因此,不光是初五,基本上初十以前都是走亲戚拜年的日子,真要是说整个正月都可以拜年,确实有些夸张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人是讲究礼尚往来的,尤其在过年的时候亲友之间要互相走访拜年。这不,过年忙到初八,我从昨天才开始走亲访友。今天上午见了几个朋友,到现在为止我的朋友还有没见面的,只是手机拜年了,网上问候了。见过的几个朋友,我问“春节过的怎么样?”多数都以“老样子”完成了对我的答话。
在人们的脑海里:春节是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只是一种习俗,人们只需要遵照这样的习俗,在人们的身上似乎只剩下了表面。去拜访一下某人吧,这或许是他们认为这是习俗的一部分,那种敬意虽有,却没有一种真情实感。这样的感觉我也有,许多时候为了面子,为了应酬,不拜访不好,去拜访纯属是无奈和应付。这样的时候,更留恋和怀念小时候过年时的情景,如今时过境迁,城市越来越大,高楼越来越高,但是人心却越来越远。所以,现在的走亲访友太多时候让人感觉到的是年味淡了,亲情淡了,友情淡了,乡情更淡……
记得以前过春节的时候,去串门的情景。大家以各种形式的串门,向家人、亲友、邻里表达问候,与此同时也会打开自家的大门,接纳邻居、亲友的新春祝福,多祥和,多热闹呀!小时候去舅舅家拜年,当我和父母从舅舅家返还的时候,舅舅总是要将我和父母送到车站。车开了,他才会一个人朝家中走,我似乎都是在车上看到他憨厚的背影。我猜想,他一个人在归途中,应该是在回忆一天与我们度过的精彩片断。那时没有人会打扰他,一个人静静的回忆,嘴角还是略微仰起,一种幸福的样子。我感受到那股暖流是永远退不去的潮水,在心中荡漾的微波也在欢笑。没有礼尚往来的思想,只是“想去看看”,一种内心深处的欲望,这就够了,而且真正拥有了亲情。
现在过年远远不象小时候那样有意义,年味越来越淡了,很多习俗成为了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过年给我的感觉,一个字,累!春节走亲访友,无论是走亲戚的拜访,还是礼节性的拜访,也无论感谢性的拜访,或者是串门式的拜访,这些情的互动来源于一个“聚”字。一个“聚”字在中国人的心中缠绕了几千年,“聚”当然是美好的,深含了一份骨肉亲情和乡土情结。漂泊在外、背井离乡到底令人心酸。引申开来,“聚”或许还包括了孝敬老人、多子孙是福和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不管怎样,春节作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总还是一样的要过,老家也还是一样的要回,亲朋之间也还是一样的要走动。累归累,春节和亲友们团聚,拉拉家常,说说知心话,叙叙亲情友情,感到十分温馨,也觉得非常开心、快乐。
年,过的是什么?也许是中华民族的习俗吧,我们这地方,过年就是走亲戚,许多平常不太走动的亲戚,到了春节这几天,都得轮番走一遭。实际亲戚间的走动,不在乎礼物的多少。虽然说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但我更崇尚那句“是亲就有三分向,是火就热炕”的俗语。其实,过年不是吃饭喝酒、串亲戚,而是寻找团圆,享受快乐。累并快乐着。过年的感觉不错!假如没有年,我们的心一定会更累。因为,那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失去节奏,亲情、友情、爱情,就没有一个充分释放的平台。可以说:过年走亲访友,算得上是真正的“情的互动”。
过年走亲访友,让人感觉到了一份情感世界带给我的温暖,生活中如此,网络中亦是如此。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里,广泛的情感世界,在新春到来的时候,也给所有人带来问候和祝福,就如邓丽君《小拜年》中唱的“正月里过新年,亲朋好友真高兴,大家见面道恭喜。恭喜您好运道,多财多子,快乐又安康……”
【新年走亲访友作文400字】相关文章:
1.新年走亲访友作文
2.走亲访友作文
3.春节走亲访友作文
5.过年走亲访友作文
8.走亲访友优秀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xinnian/2824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