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市的礼泉县是个很有历史的地方,汉唐时便是帝都远郊。这里好山好水,文化底蕴丰厚。一个半山的村子俗称 “胡都村”,一条田间不起眼的土路叫“御路”,山下的一所中学曾名“昭陵初中”,连叫得出名字的食物,都有可追溯很远的故事。礼泉埋着两个皇帝,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一个是唐肃宗李亨。埋着唐太宗的昭陵七八年前去过。这次,去建陵。
早上9点多开车去葬着唐肃宗李亨的建陵。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平叛。唐玄宗西逃,李亨在马嵬坡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次年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先后收复京城长安、东都洛阳,使唐朝危而复兴。李亨在位7年,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1岁。
一个多小时,随导航仪的引导到达一处有一段有一段现代城墙的建筑群,走近便发现走错了,不是建陵。此处是当年唐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纪念唐肃宗的武将山,唐人在武将山下修建气势恢宏的庙宇,每年皇戚贵族、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来此地烧香膜拜。金碧辉煌的古庙宇已无影踪,现在武将山的建筑,都是在原址上重建的,以旅游休闲为目的,“建陵”只是吸引游客的一个名号,导航仪被糊弄了。
又重新导航,询问,翻山越沟,11点多到达建陵附近的建陵文物保护馆。我们以建陵文物保护馆为终点,没有继续爬山,听说到建陵还要爬一阵子山,太远了。
文保馆里有三个人和一条长腿黑狗。我们一进门这条黑狗就围着我们带着的小母狗codi转,一直不离左右。我心惊胆战,把codi紧紧抱在怀里不敢放手。这个公狗长年在山里,太寂寞了。
三人中五十岁左右的是馆长,两个七十多岁的老者,其中一位老人是建陵的守护人,个子矮小,脸被西北高山的风吹得黑里透红,每月国家发给他二百元守陵工资。他的爷爷父亲儿子都是守陵人。馆长见我们的车是广东牌照知道我们远道而来,破例打开监控室让我们观看建陵全景。建陵是一个以高山为陵以大山沟为甬道,沿途石人石马肃立护卫的恢宏帝王陵墓建筑,建陵的石刻群是唐朝保存的最完整,雕凿最细腻的石刻。那些高大的石人,有的断头,有的躺卧,有的半身埋土,有的仍庄严威武地挺立着。如果不看监控,很难看完全面貌,所及太大太广。
从监控室出来,守陵老人领我们爬上文保馆大门旁边一个十几米高的土丘看实景,给我们做详细讲解。一条很深很长的大沟,从山顶直到视力无法看清的山脚,沟这面到那面直线距离大约四五百米,沟对面每隔两百多米就有一座或石人或石马,沟这面相对的位置也是相同的布局,石人石马多在百姓田间地头。一面的石人都是拿笏的文官,另一面的石人全是持剑的武将。大山沟两边的石人石马文官武将遥遥相望,肃穆静立,从山下列队直至山顶建陵,千百年间默默为唐肃宗守陵。
走下小丘,我们走向距我们最近的三十多米处的一座石马。石马为站立造形,外形完整基本没有受到损坏,微微低头站立在沟崖边,承受上千年阳光风雨曝晒霜冻,浑身斑驳始终坚守使命。建陵还在高远处无法看到,但我透过石马能够想见到建陵的威势与奢华。
二十多年前去过南京中山陵,深为陵墓踞伏一座高山的气势所震撼。今天看到的建陵,由高山绵延至山梁深沟,深入百姓的田间生活,带给我更深的印象更大的震撼。皇帝生前统摄天下,死后广占国土,在风水雄奇处建造高大巍峨的墓地,都想世世代代帝王伟业永享长继。于是,在一代代朝代改换之后,后人有了凭吊历史的去处,有了感叹世事无常的缘由,也因此有了安于平凡的淡泊超脱。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xieyipiansanwen/1355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