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童话体作文研究课题实验方案范文

[第三单元]写童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实验指导思想

童话体作文研究课题实验方案范文

  根据小学语文新大纲的教学要求和儿童的特点,在小学涪文教学中指导儿童写童话体作文,激发儿童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使儿童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为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的面向2l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基础。

  二、实验预期目标

  1、一年级的学生能看图写句子,学习仿写童话,能看图写出有头有尾的100字左右的童话故事。

  2、二年级的学生能根据图、物、提纲、开头等写300字左右一篇拟人童话,做到内容具体,有头有尾,语句通顺,想象丰富。

  三、实验的基本作法

  每周安排两课时开展“童话体作文研究”实验,采用以下几种形式指导学生写童话。

  1、听童话,说写童话故事。

  一年级,先由教师讲一个童话故事,然后让学生写下来。二年级时,由老师讲故事,学生模仿故事的结构,创造性地自编童话故事。

  2、看图画,说写童话故事。

  先根据多幅图编写童话故事,后来再逐渐增加难度,凭单幅图编写童话故事,故事的情节要通过创造性想象来构思。

  3、看实物或摆玩具,说写童话故事。

  教师引导小学生仔细观察实物或摆玩具,抓住实物和玩具的特点展开想象,说故事。

  4、联系生活实际,说写童话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抓住某一个生活现象,展开想象,说写童话故事。

  5、结合课文,说写童话故事。

  结合课文采用“扩”’、“改”、“仿”、“借”四种方法。“扩”就是扩‘写教材中的童话课文,把原来写得比较概括的地方加以扩展、补充;“改”即改写,或改变人称,或改变中心思想,或把记实性课文改成幻想性质的童话;“借”即借助课文中的有关科学知识编写知识童话。

  6、按提纲,说写童话故事。

  听了或看了一个故事后,可归纳出情节提纲,按这个情节提纲来说写童话。也可以由老师出示一个提纲让学生说写童话。

  7、提供开头,说写童话故事。

  教师只讲童话故事的开头,让学生自由地展开想象,说写童话故事。

  8、按题目,说写童话故事。

  教师出示童话题目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说写童话故事。

  以上几种形式,在运用时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由浅入深。一年级以听童话说童话、看图说童话为主,二年级以写童话为主,三年级发展到利用多种形式写童话。“童话体作文研究”实验要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

  1、处理好写童话与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的关系;2、处理好写童话与写一般记叙文的关系;3.处理好大胆想象与合理想象的关系;4.处理好模仿与创造的关系。

  四、教法改革

  搞好这项实验,必须采用与实验相适应的教法,改进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

  1.要发挥童话的引路作用,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智力水平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儿童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儿童快乐地、主动地、自觉地学习。

  2、两种教材有机结合既要利用补充教材开展实验,又要利用人教版教材开展实验,使两种教材有机结合。要发挥人教版教材童话较多的优势,指导学生听说童话,并结合课文改写、续写、扩写童话,造句也可结合想象训练进行。

  3、发展想象与发展语言要有机结合。力求二者同步、协调、互补。

  4、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愉快教育原则,成功教学原则。让儿童写童话本身就是寓教于乐。要坚持以正面鼓励为主,鼓励学生大胆洗话,提前作文,富于创造的精神。

  5、“童话体作文研究”实验应坚持课内外相结合。除安排适当的课时外,还可开展课外听故事、讲故事、阅读、办童话报、演童话剧等多种活动。

  6、“童话体作文研究”实验应与思想品德、图画、音乐等学科的改革结合,做到相互促进。

  7、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大容量、交互性强等优势,改革传统的说话教学,作文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五、实验理论探讨

  实验的理论探讨,将着重从以下方面开展。

  1、“童话体作文研究”意义探讨。如“童话体作文”对培养儿童品德的特殊意义,对发展儿童智力的特殊意义,对儿童兴趣情意的特殊意义,对发展儿童语言的特殊意义等。

  2、“童话体作文研究”实验的理论依据探讨。

  3、“童话体作文研究”的说话教学、作文教学特色探讨。

  六、结题成果形式

  提供课题实验报告、课题实验优质课、教学论文、自编实验教材和学生的实验作文选集等。

  七、实验领导小组(略)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xietonghua/132892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