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作玉米的写人作文
关于阿作玉米的写人作文
甘孜是世界名谣《康定情歌》诞生的地方,你就来自那片广袤千里、神奇而贫瘠的土地,阿作玉米。
你是雅砻江畔彝家的阿米子,你是彝族山寨一朵美丽的山茶花,但你又是一片在人生的旅途中漂泊不定的浮萍,任凭命运的水流把你带向远方。
从表面上看,你性格粗犷、开朗且富有爱心;而在内心里,你却充满痛苦、忧伤和对前途的迷茫,你经受了太多的不幸和磨难,阿作玉米。
你的家,是一个阳光很少照着的地方,幸运之神从不去那里巡游。
当你还是一个花季少女时,父亲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一人的肩上。为了给父亲治病,你家负债累累,以至于将你许配给一个你并不喜欢的男人,只是为了那五千元聘金!你不忍心看着母亲独自艰苦辛劳地支撑破败的家庭,也为了逃避那桩令你耿耿于怀的婚事,于是,你开始跟随村里人走上了漫漫打工路。
你去过重庆、广州、中山、内蒙,干过各种各样的零活杂工,历经坎坷,最后,在命运的安排下才在西昌停下了流浪的脚步。你像一片浮萍,从大山深处随波逐流漂泊而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徘徊。在品尝打工艰辛的同时,你还曾遭遇过车祸,遭遇过那已退婚男人的报复……
你过早地经受了磨难、屈辱和痛苦,感受了人情的淡漠、见闻了人世的丑恶、领悟了人生的艰难,阿作玉米。
你天生一副很好的歌喉,最爱唱有关母亲的藏族歌曲。如果从小有良好的条件去接受训练,你可能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彝族民歌手,但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你甚至没有进过初中,又能成就什么呢?
自从离开家乡后,你很少回去,只是拼命地挣钱,把挣来的钱都寄给了仍在困顿之中的母亲和弟弟。然而,当你家的生活还没有太大起色的时候,你却不得不再次承受命运的打击,母亲又被一场疾病夺去了生命。
你说过,你觉得你的命很苦,但看到你的母亲,你觉得她的命比你更苦。为了医治母亲,你不惜孤注一掷,用光了以前的积蓄,卖掉了母亲曾精心喂养的几头牦牛、辛勤耕种的几块薄土、还有那间虽不值钱却曾是全家人赖以遮风避雨的瓦房,而只留下了一间厨房作为弟弟在老家的栖身处所。母亲的生命最终也没能挽留住,但因救治母亲,你却真的已经山穷水尽,一无所有了,阿作玉米。
母亲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但却给你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母亲去世之前,曾流着泪拉着你和弟弟的手,述说她梦见你们的爸爸来接她到另一个地方去,要你照顾好尚未成年的弟弟,你含泪答应了母亲这最后的要求。
你曾说过,要是父亲还健在,你都该嫁人了。可是现在却要为姐弟两人的生活而奔波忙碌。你始终没有摆脱经济上困窘的境地,在人生的旅途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为了更多地挣钱,你曾一度在正路和邪道之间摇摆,在人生的歧路上徘徊。你也曾有过美丽的梦想,有过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但生活的窘迫与困顿,内心的迷茫与痛苦,那些美好梦想编织的花环已经不复存在;历经风霜,昔日彝家美丽的.山茶花已经显得有些凋萎,阿作玉米。
有段时间,你似乎已经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鼓起了生活的风帆,开始了另一次远航。起初你说要去西昌索玛酒楼——那是一家民族风味浓郁的彝族餐馆,很适合你的,但最后听说你还是去了东莞,进了一家电器厂。本来,不管电器厂的工作是否适合你,都但愿你能在那里找到新的希望,找到新的生活。
然而现实却总是严酷甚至残忍的。就在你去东莞打工后不久,就又听说你遭到了新的不幸。先是你患上了疾病,在情绪低落,茫然无措的时候,祸不单行,你那初中尚未毕业的弟弟,放弃学业,辍学去跟别人学跑客车,谁知跟车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在一场车祸中,年轻的生命被画上了一个凄惨的句号——据说是伤在头部,颅内出血,受伤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那是在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
也许是恶魔的纠缠,也许是上苍的惩罚,你和你的家庭总是与不幸和痛苦为伴,经受了人世间的种种磨难。
遭受这双重的打击,你整天以泪洗面,精神几近崩溃。既拯救不了自己的家庭,也寻找不到自己生活的出路,你说今后不知该怎么办?怨恨命运为什么对你如此不公!你又一次处在了人生的低谷和迷茫之中,你说你在无助之中,看不到任何的前途和希望。
我想起了台湾歌手孟庭苇那首伤感的歌:"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一朵雨做的云。云在风里伤透了心,不知又将吹到哪儿去?吹呀吹吹落花满地,找不到一丝丝怜惜;飘啊飘飘过千万里,苦苦守候你的归期……"我想,你不就是那朵永远在外漂泊,永远不知将要飘到什么地方去、永远没有归期的云吗?阿作玉米。
在经历了数月的千里漂泊之后,你最终还是回到西昌了。这并不是你原本应该的归期,而且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你已是满身伤痛,但却行囊空空。
知道了你的近况,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沮丧和惆怅,预感到你今后的前景多少有些黯淡。但愿昔日彝家美丽的山茶花能够经受住这一次次残酷的风暴,而不会凋萎,阿作玉米。
【关于阿作玉米的写人作文】相关文章:
5.关于写人的作文
6.关于写人作文示例
7.关于写人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xieren/3106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