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秋节征文

小学生作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016年关于中秋节征文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征文,欢迎大家参考!
 

  【中秋节征文1】

  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征文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节前后,我的耳边总能回荡起那首熟悉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提起中秋,人们就常会想到团聚与温暖,然而想想唐朝的李白,此时可能正在“月下独酌”或“低头思故乡”呢!所以,中秋对于各种人,都会是一个“各种”的`节日。

  说起我们家的中秋节,我觉得还是挺温馨的。

  去年的中秋节,经过初中的初步适应而略感疲劳的我终于可以睡个自然醒,放下一切的顾虑与忧愁,然后便以平常的方式度过这个很不平常的节日。到了晚上,才会有点情趣。

  天色一点点的暗了下来,一轮明月静悄悄地爬上天边,与平常不同的是,它不再是一个“香蕉”,而是一个完整的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现在的月亮多好的诠释了这句诗啊!不美满的时候总是占了人生的大部分,‘缺一块’的月亮也是我们最常见的月亮。常想一二吧,不要总是只想着不如意的事。”爸爸望着当空的那轮明月,对我说。

  《水调歌头》又开始在耳边响起,这是有音响放出的;晚饭,我们早已吃过,此时只是将月饼当作点心随便吃两个。在古人眼中庄重的诗作与食品,在几千年后似乎都变得随意化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一家出去散步。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我对自己的明天许下了心愿……

  回忆同样也是温馨的,但是毕竟它们都已成了历史。我更憧憬今年中秋的那轮明月——究竟会有多圆!

  【中秋节征文3】

  今天是八月十五,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家,爷爷奶奶很热情地欢迎了我们。叔叔和姑姑两家人也一起来了,大家在一起共度佳节。为迎接大家,爷爷奶奶做了很丰盛的饭菜。大家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品尝着丰盛的团圆饭,大人们少不了喝酒,我们小孩便已饮料代替酒,互相祝福,浓浓的亲情在饭桌上互相传递,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吃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一大习俗。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发动农民起义时,用月饼作为秘密传递通知的手段,约定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起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来人们以中秋节吃月饼来纪念起义军的胜利。现在,月饼已演变成合家团聚的象征。于是,吃过晚饭后,我们每人手里拿一块月饼,到楼下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月到中秋分外明”是的,今晚的月亮特别明亮。一轮金黄的圆月像一个银色的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照亮了整个院子。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2016年关于中秋节征文】相关文章:

1.关于中秋节征文550字

2.关于中秋节的征文800字

3.关于中秋节的征文600字

4.七年级关于中秋节的征文

5.我的中秋节优秀征文

6.中秋节征文:思乡

7.写中秋节的征文800字

8.2016年中秋节征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xiaoxuesheng/32409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