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明天……”。每当我听到这悠扬悦耳的歌声,都会感到温暖、幸福、自豪——因为我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因为有伟大的党的关怀和爱护。
那是在初二的第一学期,妈妈生病在家,爸爸一人忙里忙外,收入仅能维持家用,再加上妈**医药费,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供我上学。最后,我泪流满面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刚到家的几天,我总是眼泪汪汪,爸爸妈妈看着心里着急,可爱莫能助,只能唉声叹气。我想起了学校,想起了宽敞明亮的教室那一排排桌椅,想起了同学们一张张稚气的脸,想起了老师亲切的教导、无私的关怀,我多想回到学校,多想回到老师同学们身边,多想上学去啊!可面对现实,这些都成了幻想。有一天,当我听说国家为了挽救因贫困失学的少年儿童而设立“希望工程”时,我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希望。我多盼望自己也能得到帮助,重返学校。当我告诉妈妈时,她却惨淡地一笑,说:“中国那么大,那么多人,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你呢?”我却深信,一定会的,总有一天我会重返学校的。怀着这个美好的愿望,我一天天地等,可时光飞快流逝,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已经过去了。渐渐的,我失去了信心。
正当我失望的时候,我收到了来自“希望工程”的一封信,我激动地拿信的手不住地颤抖。打开信,一行行清晰的字迹映入了我的眼帘:“亲爱的××同学,我们从你的学校了解到你因家中贫困而被迫停止学业,你是个爱学习的学生,我们感到惋惜,现在党和国家已经开展了‘希望工程’,她将帮助你和像你一样的孩子重返校园。现在,我们收到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捐款;当我们得知你的情况后,特从捐款中寄给你50元学习费,并把你的学费寄给你的学校,希望你能够早日重返课堂。最后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不要辜负祖国和人们的期望,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我看完,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爸爸妈妈也非常激动,他们深情地嘱咐我,要牢记党和祖国的关怀。第二天,我又背上书包,重返校园了。
从那一刻起,我真想大声歌唱,翩翩起舞,歌唱“希望工程”,歌唱伟大的党,她使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篇二】
还记得祖国那被烽火充斥的岁月么?那是一段怎样的回忆?我们不管。现在,我们熟悉的她,吟着熟悉的旋律,寻着昔日的风雨征程,踏着火红的足迹,迎来她**周年的生日。而我们,作为莘莘学子,正以我们的成长向祖国献礼。
九月的阳光,依旧那么熟悉,我想这是酷夏的感觉吧,丝毫没有点初秋的气息。孤单的红色跑道上,那寂寞的抱怨被一阵阵强而有力且整齐的脚步声所回应,貌似仅被阳光抚慰的日子要结束了。那是一群刚刚踏进高中校门的,尚未脱掉脸上稚气依旧天真烂漫不喑世事的新生们。他们或许有的承载着梦想搭上这驶向彼岸的航船,或许有的只是抱着做梦的心态来到这里过上3年的休眠期。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沐浴着阳光,与祖国牵手,将在这阳光下茁壮成长。
大地的炙烤,艰苦的训练,严厉的教官,乏味的动作,干咳的喉咙,湿透的校服,晒黑的皮肤,汗水还没滴到跑道上就又化成了一股烟雾散去了。偶尔天空中飞过几只孤单的.小鸟,不留痕迹,连它们也懒得出来。就像第一天的我们,那时候的心态和想法。
在阳光下军训的我们,似乎在慢慢地成长。没有第一天的怨言,不再躲在角落里向家人哭诉内心的委屈,不再和朋友议论某位教官的苛刻,刻意地平静所谓被受伤的心灵。受伤,似乎与我们遥不可及,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被保护着。现在,若伤痛是原体,那么,我们的意志与坚强就是抗原体。我们变得成熟,稳重,集体主义精神在我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寥寥几字无法书写我们青春的成长,但梦想之旅已正式启航了。
九月的阳光,在充满青春气息的校园里,把金黄的色泽一丝丝熏染,沁人的清凉一点点蔓延。窗外绿色的叶子,在阳光里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我们张扬着,舞动着,书写着属于我们的九月的梦想,这梦想,不会结冰,像一团火焰,不断燃烧着,支撑着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的方向。那是祖国**载打响的最强音。
讲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一本全世界广为流传的书——《安妮日记》。安妮从四岁起就在逃亡与躲避中成长,无时不刻不在担心会被发现,恐慌和畏惧却没有摧垮她。
相反,她将她内心的孤单与彷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都向基蒂倾诉,使她不至于崩溃,基蒂就是她活下去不可或缺的阳光。与我们的祖国一样,在艰辛的路上让太阳的光芒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和雷霆万钧的力量。
是的,安妮的事迹给予我们许多启示。我们,就应该在阳光下成长,去为自己的理想踏出现实的第一步,尝试去面对或许是个痛苦的过程。因为现实有时候离梦想太遥远,但不面对就意味着逃避,逃避的人必将被上帝抛到社会的角落——黑暗的角落。
在祖国**华诞之际,让我们牵手祖国,一起成长。
小学生关于阳光下成长征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xiaoxuesheng/2497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