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妈妈曾告诫过我:“如果放学时有陌生来接你,并称自己是爸妈的同事或朋友,你可千万不能跟他走,知道么,那些都是拐卖小孩的坏人!”我认真地点点头,并谨记在心。 这样的事,在小时候妈妈未告诉我之前,在电视上也是看到过的,不过电视上的应该叫“绑架”吧。一个七八岁的小学生,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独自走在路上,忽然被一名带墨镜的黑衣男子截住,并强行带进一辆黑色小轿车,呼啸而去。
陌生人,黑色,绑架……这就是小时候我对陌生人的全部理解。但是是,是什么时候,陌生人的色调在心中逐渐转换了呢? 第一次见到他是什么时候我已经记不清了。或许是连续几天清晨8点左右相遇后才开始注意到他的吧。这个男生,颀长而瘦削,狭长的眼部线条,深邃的眼睛,挺拔的鼻梁,薄薄的嘴唇,有时会露出雪白的牙齿。刘海很长,有时会遮住右边的眼睛。喜欢穿宽松的T恤衫,背着斜挎的书包,双手插在口袋里,沉默地与我擦肩而过。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气质还是相貌,他都是无可挑剔的。
记得有一次起晚了而没能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他,竟也会产生莫名的失落。于是开始设置闹钟,让自己准时出门,实现我们每天一次的“邂逅”。彼此表面上平静地擦肩而过,但是是擦肩而过的瞬间心中好似有微弱的电流通过,以至于加快心跳的频率。从他走路的姿势来看,我觉得他是个沉默而内敛的男孩,修长而有力的手臂,应该是篮球打得不错吧。就这样,我根据每天相遇时他的一些细节,小心地猜测着他的一切。
今天下雨了,他打了一把蓝色的格子伞,很好看。 今天他穿了一双限量版的Nike球鞋,很贵吧。 今天觉得他的刘海长了,遮住眼睛了,这样对视力不好吧。 就这样每天以陌生人的姿态擦肩而过,没有对白,也无需言语,好像是一种默契,一种习惯,一种规律。持续了几个月后,下半学期就结束了。等到再开学时,路上便再也没有相遇过,他转学了吗?或许?这也是我对他的最后的猜测。 交集为零的人始终是陌生人,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从此之后,这条小路上每天上演的是,一个女孩背着书包,嘴里咬着面包,孤独地矜持地向学校走去。一轮鲜红的朝阳在前方,把心中的陌生人,染成了红色。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wo/1487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