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九十六岁了,已走到了人生的边缘边缘,我无法预料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的洗净一身的污秽,平静地准备回家。——杨绛
——题记
题记中的一段话是杨绛先生给我留下的最深的记忆。小时候初见她的惊鸿一瞥时,我不明白这句话。待大了,接触了她的文字后,方才对这句话有些感悟。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很分明的感到了这句话的平静,和说话者的心态。对于所有文学大师都用尽浮藻之辞去极力回避的“死”字,她尽看的这么轻,没有凡人的不舍与恐慌,只是平静意外,意外的平静。这是一代文学大师在自己生命暮年的慨叹,或许正是因此,她一百零六岁才驾鹤西去。是的,无数作者一生都在写。鲁迅一篇篇呕血而出的文章;琼瑶的上百部杰作;余秋雨“览遍天下之名迹”所著之《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十一部系列文集……这些人都用笔向身后的人传达一个思想:生活需要态度。
小时候,我们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与学习,对于自己精神控制着行为都没有什么体会;大了,体会到学习的不易,偶尔偷得一闲也觉得乐哉;老了,更多的是对自己经历理性的思考。不过我还未到,所以写不出“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这样的思考。
生活中重要的是态度,而不是你的遇见,因为你遇见某个问题的态度远比这件事本质重要的多。好比说我们现在每天都会感受到学习的负担与压力,常常回想起小学“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惬意情趣,便会大呼痛苦。但是试着放下这些,转而思考,“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若把这些当做学习的动力,如解决问题便是人生又一难得的遇见与积累,则学习也乐此不疲了,那么何愁学不到家呢?这理,似是简明易懂的,但糟的是,生活中许多人不愿为之努力,转变不到这种态度上来。这也是他们没有取得稳定而又长期进步的原因,他们目标逼仄,即稍有成就则满足于此、止步不前、固步自封,自己的身心固然是舒适于他人,但放长目光,这也是想当愚蠢的做法。至于那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此处不与议论。不论是怎样的态度,到头来会决定一些事情,到现在是一生的关键,所以现在的态度可能决定了一生。
“年轻人,时光正翻着页,请你珍重的书写!”在此行用冰心老人的一句话,为的是激励自己与他人,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态度,遇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愿人人都有一个好的归宿,情到深处,摘录仓央嘉措一语:“与卿相逢再世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taidu/1401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