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美德接力的书信比赛范文
弘扬中华美德是作为民族一份子的责任。下面是相关的书信范文,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为中华美德接力的书信比赛范文一:
《中华美德故事》以科学的态度、确凿的事实、生动的图画,集中讲述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中华美德作了一次精美的亮相。
中华美德是我们民族,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成长和生活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柱。试以爱国奉献为例,自古至今,中国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关键时刻,往往置个人的利害祸福,甚至生死存亡于不顾,一切服从祖国的需要,“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唐·崔颢《题王威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奉献的精神,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美德的传承,成就了我们民族的辉煌。
千百年来,我们中国人不但以中华美德为自豪,而且懂得中华美德的价值和作用,以高度的自觉传承着我们民族的美德,并且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发展。在重视道德践行的同时,还特别注意中华美德的教育和传播。我们民族中爱国奉献的美德故事,像古代的弦高贩牛、屈原投江、苏武牧羊、岳飞抗敌、文天祥宁死不屈,像近代的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海上抗日,现代的黄继光舍身堵枪眼、钱学森回国搞“两弹一星”、王进喜拼命建油田,如此等等,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详,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始终让我们魂牵梦萦。爱国奉献精神的流传,像一支支号角,时时刻刻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进。
可以说,中华民族迄今所取得的一切胜利中,都饱含着中国力量的作用,凝聚着中华美德的成果。如今,当我们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时候,中华美德作为中国力量更是不可或缺的兴国之魂,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一定要弘扬它。诵读美德故事实在是传播中华美德的最好方式。
为中华美德接力的书信比赛范文二:
中华传统美德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发扬传统美德是我们新一代中学生的责任。
今天,我在爸爸的带领下,去超市买了十袋水饺和一些水果,去看望自己的奶奶。到了家,奶奶不在家,我和爸爸将水果放在桌上,动手帮爸爸煮起饺子来,不一会而,白花花的饺子浮出了水面,我知道这是科学中浮力原理,饺子熟了,体积膨胀,浮力增大,于是浮起来了。爸爸把饺子盛了许多碗,一字排开,两碗留给爷爷奶奶,其余的送给邻居老人家。不多久,奶奶回家了,一进门就闻到了香气,就知道是我们来了。吃到饺子的邻居爷爷奶奶,都来到奶奶家,跟我们唠叨唠叨家常,都夸我爸爸是个孝子,我是个孝孙女。我们都开心的聊了一个上午。
我认为发扬美德是一种提升自我人生价值的方式,也是塑造人的基本素养的.形式。我向老人尽孝,付出的只有一份心,收获的却是老人的全部。于是我明白了:美德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次帮同学拿衣服,一次帮助妈妈洗脚,一次,一次,都是美德的具体体现。在家里孝敬父母老人,在学校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中,都能折射出我们的身上是否有美德基因。
美德之所以称之为美德,是因为它是一个真理,一种内在的美。
为中华美德接力的书信比赛范文三:
《中华美德故事》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为线索,精心选辑富有时代特征的道德故事,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道德传统和深厚的内涵,是一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精品。
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量,努力奋斗,攻坚克难,追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进程中,道德不仅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是人民精神力量的凝聚,是社会发展进步价值的升华,而且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社会价值基础,是中国人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障。《中华美德故事》丛书精选的故事,清晰、具体地诠释了体现在国家观、社会观和公民观上的道德传统,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动描述,也是对实现“中国梦”的社会基础的一种扎实建设。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无论是从历史演变前进的视角,还是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视角,抑或是在文化价值传承的视角,儿童青少年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社会的激烈变革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但对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力一定是最强烈的、最巨大的;现代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间的冲突,在儿童青少年身上必定是最尖锐、最突出的。所以,在儿童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特别是在传统优秀道德的传承上,新的指导原则、新的教育方法,甚至是新的话语体系等等,都是十分必要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华美德故事》丛书是本挺好看的书,好看,不仅仅来源于严谨的指导原则、多科学的学术整合,而且来源于尽可能新的、带有儿童青少年特点的思想方法,如用现代的、儿童青少年熟悉的话语描述历史人物和故事;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认知特点包装传统价值等等。在今天,对于儿童青少年道德教育来说,有很多时候怎样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为中华美德接力的书信比赛范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shuxin/3203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