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现在已和我们有了密切的关系:找资料需要电脑、玩游戏需要电脑、上网聊天要用电脑、了解信息要用电脑……总之,我们已经离不开电脑了。
电脑包含了许多内容,其中,国际互联网已普及全世界了。它又称internet,它最初的来源是美国国防部的一个军事网络。当初设计它时,并没有想到要把网络拉到全世界,只是单纯地希望如果有一天核战争爆发,能有一种网络在受到毁灭性攻击之后,仍然可以通行全世界,具有迅速恢复畅通的能力。70年代,美国国防部开始进行DARPA计划,开始架设高速且有弹性的网络,重点是当美、前苏两地间的网络如果断线时,资料仍可经由别的国家绕道,到达目的地。而这项计划的成果就是ARPANET。之后随冷战的解冻,ARPANET也慢慢开放给民间使用。但是美国基于军事安全上的考虑,另外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NSFNET,专门负责全球性民间的网络交流。这就是美国的INTERNET。虽然美国政府拥有Internet的很多权限,但是为了科技的发展,美国本身并没有对网络上的任何行为收取大量的权利金(因为国际互联网是美国政府出钱研究开发的),所以很多的研究机构,得以以很低的成本加入Internet技术与服务的研究开发,Internet也因此得以发展成全世界最广的网络。
苹果和电脑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是什么原因把苹果和电脑联系在一起的呢? 本世纪70年代初,微型电子计算机(微电脑)问世,因为它具有的功能齐全,小巧灵便的优点,吸引了一大批爱好电子技术的青少年。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的电子计算机大本营硅谷附近, 一个叫做卡帕提尼的小镇上有两位年仅十八九岁的电子迷。年纪稍大一点的叫史蒂夫·乔布,他一边在农场的苹果园里帮工维持生计,一边又在大学读书。岁数稍小一点的叫史蒂夫·沃兹奈克,他爱好的音乐,喜欢摆弄各种电子乐器,同样是电子技术的业余爱好者。 两人志趣相投,成了一对情同手足的好朋友。1974年,当地的一些电子业余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了一个亲自动手制作微电脑的俱乐部。乔布和沃兹奈克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他们把乔布父亲的一间废汽车库充当工作室,开始试制微电脑。他们先将微处理器试装成一台简单微电脑,然后将它和电视机、键盘连接组合成一套微电脑系统。操作者只需在键盘上按键,电视屏上就会显示出文字和简单的图形,这项成果在俱乐部内受到了欢迎,接着他们又试装了一小批公开出售,没想到一下子就被订购了50台。于是,这两个年轻人便办起了微电脑公司。为了纪念乔布在半工半读的岁月里曾在苹果园工作过, 他们便把这种新型的微电脑命名为“苹果Ⅱ型”(AppleⅡ), 而最初试制的微电脑则被称之为“苹果Ⅰ型” (Apple Ⅰ)。这就是苹果电脑的由来。后来,苹果型微机很快风靡全世界,以乔布和沃兹奈克为首的苹果微电脑公司也因此发展成为拥有4000多人的国际性企业,还在世界各地设立了许多分公司。
现在的电脑,几乎没有不配置鼠标的,没有鼠标这个可爱的小东西,根本就不能很好地使用数量众多的各种软件。那么,鼠标是怎么来的呢?
鼠标的正规叫法,应该是“显示系统纵横位置指示器”,在发明专利书上,也是这么称呼的。它是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的科学家恩格尔巴特于1963年发明的。不过,那个最原始的鼠标,是由木头和小铁轮构成的,但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并没有多少变化,发明这一装置的初步想法,就是为了使电脑能够很好地与外设交流,更好地显示、指引、输入信息。据恩格尔巴特后来的回忆,大约在1951年2月,26岁的他,刚刚从海军退役,突然对电脑产生了兴趣,就想到,如何更好、更方便地与电脑交流信息呢?并且他为这种想法感到十分兴奋。1963年,在斯坦福研究所中,经过12年的探索,他终于发明了这一装置。70年代,施乐公司又不断完善了鼠标,使它成为现在的样子,具有更完善的功能,1983年,苹果电脑公司的个人电脑,首先配备了鼠标。
“显示系统纵横位置指示器”这一名字,几乎没有人使用。“鼠标”这个通俗、形象的名字,却一直沿用不衰。它是由斯坦福研究所恩格尔巴特的一位同事取的。
怎么样?现在你是不是更喜欢电脑了?是不是觉得电脑更有吸引力了?那就赶快去上网玩个痛快吧!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shuomingwen/1591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