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植树造林,规定了自己的植树节,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值树节的作文,希望你会喜欢!
值树节的作文一
今天,是难忘的一天。因为今天是植树节,我们在校园湖的南边植树。
今天天气非常晴朗,我们那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迎着阵阵春风,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校园湖南边的空地走去。
植树活动开始了,我们栽青桐树。同学们有的两人栽一棵,有的三人栽一棵,我与赵婉、赵小凤三个栽一棵。植树的坑已经被工人挖好了,我把树苗放在坑里扶正了,赵婉和赵小凤用铁锨培土。我两手小心翼翼地扶着小树苗,赵小凤不停地挖土,把挖的土放到树坑里。赵婉干得更卖力,我非常佩服她。当时,我听到老师正在给同学们发盛着水的桶。
赵婉连忙说:“我去提一桶水。”说完,她走了过去,不一会儿就提来了一桶水。我抬头环视了同学们一眼,这才发现,大家和我们一样,都干得热火朝天,都像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各自不停的工作者。我向老师借了一个铁锨,同他们一起培土。我们你铲一下土放进坑里;她铲一下土放在坑里,虽然眉头上都沁出了汗珠,但是谁都不说累。赵婉说:“今天真有意义。”赵小凤说:“这可是我第一次植树。”我说:“我回去一定要写一篇叫《难忘的植树节》的作文。”我们谈着干着。我突然发现树坑里有几块石头,便用铁锨往外铲。不料,我铲出的土一下子蹦到了桶里,水变得浑浊了。我说:“完蛋了!”赵婉说:“没关系,这样照样可以浇树。”
这时,土已经培好了。小树挺立在那里,好像在对我们说:“小主人们,我口渴了,再给我点水喝吧!”我们俩把水倒在了培好的土上,小树咕咚咕咚地喝起来。
小树栽好了,我们会心地笑了。这时,我们要走了。我们仿佛听到小树在对我们说:“再见了!”……
值树节的作文二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阳春三月,丽日晴空,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来到人间。大地万物复苏,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这是春天的眉毛。花坛里开出一簇簇的鲜花,这是春天的眼睛。班主任马老师带我们来到市外的公路边植树。
我们抬着树苗,扛着铁锹,拎着水桶,兴高采烈的来到公路旁。我们分好小组,我和李浩辰、刘庆龙是一个小组。李浩辰和刘庆龙一起使出吃奶的劲儿,用铁锹铲出了一个坑,再把树放进坑里,又用铁锹埋好土,踩结实了。
我拎着水桶去找水,走了十分钟,终于看见一条小溪。我从溪水里捞起满满一桶清清的水,然后拎着水桶跑回树下浇水。刘庆龙也跑来帮我,我们来回拎了好几桶水,老师当场表扬了我俩。我们虽然很累,但是很高兴,因为我们为绿化祖国做出了贡献。
愿天下所有人都种一棵小树,看着他们长大,那多么有趣!让我们都来植树,人人都有绿色意识,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地球的未来一定是绿色的!
值树节的作文三
三月十二日的植树节到了,天气非常晴朗。花儿开了,小草探出了小脑袋,柳树叶也长出了小芽。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小红拎着水桶,拿着铲子到山上去植树。在山上玩耍的小蝴蝶看见了问:“小红,你这么早到哪儿去呀?”“我到山上去植树。”小红说。练习飞行的小鸟问:“早呀,小红,到哪儿去呀?”“我到山上去植树。”小红说。说着说着,小红到了山顶。
小红拿着铲子在地上挖了一个坑,然后把小树苗放进去。接着又给小树苗培上了泥土,最后,给小树苗浇上一桶水了。啊!小树苗种好了,小红围着小树又唱又跳。
小红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了小鸟,小鸟说:“谢谢你,小红!”,小红奇怪地问:“你为什么要谢我?”小鸟说:“你植了树呀!以后,我要把家搬到树上去,所以,要谢谢你。”小红说:“不用谢!今天是植树节,好多人都在植树呀!”小鸟开心地笑着说:“感谢人类为我们建造美丽的家园。”
值树节的作文四
今天是3月12日,植树节。我们来到乡下植树。
我们买了两颗苹果树苗。到了乡下,开始植树。我把袖子卷起来,挖了两个坑;然后把树苗放进去,埋上土;接着给它们浇水。
小树种好了。
该回家了,我心里默默地想:小树呀,快快成长吧!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天气变暖、地震、水灾这些很少发生的灾害在现在、在国家、在世界为什么会发生的如此频繁。黄河的水位为什么会增高;为什么人们说世界末日即将到来;为什么人类的科技在进步,而环境却越来越差;动物在逐渐减少,甚至一些珍奇动物已濒临灭绝。人类啊!问问自己吧。全世界人民向人们呼吁!国家领导人向呼吁!我们的地球母亲向人们呼吁!植树!植树!
这几天有一则新闻,日本9级地震,为什么?
人类啊!难道大家希望世界沙漠化吗?3月12日是植树节,可是大部分人从来没有重视过,人类啊!危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大家难道没有发现、没有听见吗?
人们啊!植树吧!把这个节日称一称,他是否和生命一样重、一样有价值?所以一起行动起来吧!保护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地球,在不让她穿上黄色的沙衣,而要让她穿上绿色的衣服,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值树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1.关于值树节的作文
2.作文值树有感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shumu/2532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