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夏天的声音
美丽的春天刚过,夏天便跟着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了。夏天呈现给人们无限的精彩,她绚丽多姿,变幻无穷,让人捉摸不透。它的声音也一样,有时候温和,有时候狂暴;有时候给人温馨,有时候让人惧怕……
夏天的声音是温和的。盛夏的傍晚,持续了一天的高温渐渐低了下来,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到露天里乘凉。这时,你最能体会到夏天的温馨了。卷一张轻便的草席,寻一处浓郁的草地,仰头躺下,幕天席地。天空中,一轮明月灿烂生辉,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朵朵白云悠悠漂浮。寂静的夜晚,偶尔传来儿“汪汪的”犬吠。一阵晚风拂过,树枝摇曳,枝乱影迷。“沙沙”的声音此起彼伏,身边的小草也发出了“瑟瑟”的声响。近处,一汪清水“淙淙”地流淌,“叮叮咚咚”的声音时而短捷,时而悠长,就像波动的琴弦,美妙动听。空旷的山野中,忽然传来几声清脆的蛙鸣,四周顿时热闹起来。草丛中蛐蛐“唧唧”地奏起了音乐,各种小虫也“吱吱呜呜”地唱起了歌,或远或近,忽东忽西。无数的声音合在一起,就像一支和谐的交响乐,让人悦耳动听,神清气爽,一天的劳累顿时挥之九霄。
夏天的声音不仅仅只的温和,有时它也非常狂暴。这样,才能展示夏天特有的魄力。
在晴朗的日子里,天空万里无云,炽烈的阳光毫无遮挡地直射大地,把大地变成了一个蒸笼。“沙沙”的微风过处,阵阵热浪扑面,知了趴在树梢上,“热死啦”“热死啦”地叫个不停,更给炎热的夏季增添了风分喧嚣。
“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烈日炎炎的睛空,一阵冷风刮过乌云便铺天盖地而来。转眼间,夏天就变了脸,变得狂燥不安了。大风使劲地摇着大树的枝叶,“呼呼”地怒吼着,排山倒海,像战场上千军万马在呐喊,又像大海的狂涛怒浪在翻腾。狂风夹着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在地面上怦然开放,仿佛一枝枝利箭要射穿大地上的一切。雨点“噼噼啪啪”,“嘀嘀嗒嗒”地打在地面上。树叶上。屋顶上……点点滴滴,密密麻麻,轻轻重重,既柔和又铿锵,既遥远又逼近,似乎有无数珍珠落在了玉盘上。不一会儿,屋檐上就汇集成一排排水帘,“哗哗啦啦”地倾泻到地面。一道道锯齿形的闪电,不时地划破了整个天空。沉闷的雷声从天空“轰轰隆隆”地滚过,响彻天宇,震耳欲聋。风声、雨声、雷声交织成一片,地动山摇,让人心惊胆颤。
这就是夏天的声音,既热情又冷酷,热情时给人清新,冷酷时让人动魄。
篇二:夏天的声音
连日阴雨,习惯了蛙鸣一夜又一夜,似乎那就是夏天的全部声音。
今晚一个人吃饭时,忽然听到屋外传来熟悉的鸣叫声——蝉鸣!是的,是蝉鸣。季节推进得真迅速,感觉刚过了春天,如今,金蝉也开始放歌了。感慨吗?一年又一年,万物似乎没有变,周而复始,到该出现的时候自然就出现了。人呢?依然没有变吗?上周回到母校,见了几位老师,他们看着我说,和上学时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但愿是真得没有变化,我喜欢学生时代的自己——勤奋、坚强、独立——这些正是工作后自己所越来越缺乏的品质。
仔细谛听了一会儿,蝉鸣还不热烈,真正的盛夏直至初秋时,蝉是会不舍昼夜、歇斯底里地嘶叫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表达自己生命力的方式,蝉的方式就是歌唱。以前总是担心和不解,蝉这样昼夜鸣叫会累坏了,后来才明白,如果不让蝉鸣叫,可能才是对它们最大的束缚和伤害。期待夏日午后,在蝉鸣中沉沉睡去的时光……
天黑了,外面十分凉爽。出去走一走,听到了更多只属于夏天的声音:不知名的昆虫竞相展示着自己醉人的喉咙,自由自在地在一年一度属于自己的这个季节里,尽情地歌唱着——所有这些,都是天籁之音。不用去惊奇它们娴熟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要知道,它们为了今天这一时刻,整整修炼了一年的时光。如果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能够这样用心和坚持,那么,每一件事都将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平凡的业绩。太多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急功近利,刚刚播种下去,就期待直接收获,经不起那漫长过程的考验。记住,每一次长久的酝酿,都不会仅仅是荒废时光,必然还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这夏夜的交响曲,熟悉又新鲜:熟悉是因为我听了这合唱很多年,新鲜是每一次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其实,我承认,之前很多年很多年我都对这样的蛙鸣虫叫习以为常从而忽视过去,记忆中甚至回忆不起来一丁点的痕迹,唯有熟悉的歌声响起,我才会恍然大悟般夏天又来了。生活中,到底有多少这样的风景因为我们的过分熟悉而致被忽视?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真得如此吗?一定要舟车劳顿去远方,才可以丰富我们的双眼吗?大多时候,我们是不是在做着舍近求远的无用功?
多么期望不是!我们的生命何其短暂,我们的时光何其宝贵,我们的精力何其有限!我们在大自然面前,何其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的生命价值又在哪里?我们能不能像它们一样,一生只用心去做一件事情?
它们用声音告诉我们夏天的到来,它们用声音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相似的夏天,它们存在于自然中,依赖自然也创造自然。而我们呢?我们何去何从?当它们还在时,夏天还在时,我们究竟还能不能陪它们到彼时彼刻?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shengyin/1269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