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景物你还记得吗?下面是小编的家乡的一处景物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家乡的一处景物
我生在镇江,长在九江,九江是我的第二故乡。九江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地方,大家一定知道在我们九江有许多特产,其中有人称“三石”的石鱼、石耳、石蛙。这“三石”所生产的地方,正是鼎鼎有名的庐山。她不仅有春天百花齐放的花径、天然的植物园,号称“夏都”的避暑胜地,秋高天爽、万里黄云的绝妙风景,更为可观的她冬天的雪后风景。
九江真不愧被为旅游胜地,庐山更是名不虚传!
就说今年冬天吧,一连下起了两场鹅毛大雪,大雪纷纷绕绕地下了好几天后,大地被雪披上了银装,变成了水晶般的童话世界,看,那弯弯曲曲的山路已经铺上了一条长长的白色地毯,它是那么纯洁,那么晶莹,那么美丽迷人,看起来真叫人不忍心把脚踩上去,森林里面的树木上面都穿上了白色的披风大衣,它是那样的纯洁可爱。村庄的屋顶上面,雪姑娘大方地给它送上了一床厚厚的洁白的棉被。屋檐下面挂满了水晶般的小冰棱。它给屋檐装上了一道美丽的花边。路边一棵棵小树挂满了一个一个白绒绒的雪球。微风吹过,树枝一颤一颤的,撒下了一些像面粉一样的雪花,仿佛在向人们点头问好,还送上一份珍贵的礼物。山上的景色就更美了,森林和瀑布、小溪全部都是银装素裹。远眺群山,山上的树都变成白色的了,原来墨绿的山峦都变成黑白相间的了,
第二篇:家乡的一处景物
在我家乡住所的院里,有一座小亭,那是我和小伙伴游玩的好地方,至今我还印象深刻。
延着几步不高的石梯,便来到亭子的长廊,顺着长廊走到亭子的中央,那里有一张石桌和四把石凳,亭子的四周都种满了各种花和果树,亭底便是清澈见底的小池塘。春天到了,一群群小蝌蚪在水中来回穿梭,像一个个逗号在游动,水面还漂浮着一片片碧绿的荷叶,上面还有一颗颗晶莹的水珠,鱼儿在水中欢乐的翻腾,只要我们用小食一喂,便会立即拥一大群鱼在身前,争着抢食。
春天的亭子很美,夏天的亭子就更美了。
夏天,亭子周围都开满了鲜花,有粉红娇艳的牡丹花,有紫莹莹的牵牛花,还有热情似火的玫瑰,各种花儿散发着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池塘里也发生了变化,水里游的不是蝌蚪,而是青蛙,还多了不少邻居,呵呵,猜不到吧,那就是可爱的小蜻蜓,勤劳的小蜜蜂,还有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蜻蜓和青蛙一起捉害虫,小蜜蜂帮花耳授花粉,池塘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闭月羞花,有的已经迫不及待的露出了自己灿烂的笑脸,好一番迷人的美景啊!“哈哈哈,我赢了,哈哈哈哈。“一阵笑声打破了这儿的宁静,原来是老爷爷们在下棋呢!嘿,那个赢了棋的老爷爷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真的好想念家乡的亭子。
第三篇:家乡的一处景物
我的家乡——睢宁,地处苏北平原,那里曾经是黄河流过的地方,土地肥沃,土质属于风沙盐碱地,是白杨树俺家乐户的好地方。
家乡的白杨树最多,站在我家楼上,举目远眺,目之所及到处都是白杨树那高大挺秀的身影。树木葱茏,连绵起伏,似群山蜿蜒,如绿色屏障。那里的`白杨树有几十年的树龄,要一些小朋友合抱才搂过来,有的刚刚成树,有的是刚诞生的婴儿,宛如一个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家乡的白杨树最美,它的叶子碧绿,由黑发亮,手摸上去光滑细腻,似一股清泉从地底下喷出,又似一位身披绿装的士兵,在守卫祖国的边疆。其他树木都难以与之相比。走在林间小道上放眼望去,一排排白杨树就像一条条卧龙。近看,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白杨树的用途可大了!粗壮的枝干可以制造家具,既牢固又耐腐,它的枝叶可以净化空气,翠绿的叶子给大自然增添了几分色彩和美丽。茂密的树叶到了秋天变成农家人炊火做饭的好材料……
我爱白杨树,爱它的婀娜多姿,爱它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四篇:家乡的一处景物
我家乡前面有一块田地,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春天,禾苗复活了,一根根冒出的“婴儿”绿绿茵茵的,像一个挺拔的柱子,绑上了一个“婴儿”。一阵微风吹来,禾苗左摇右晃,仿佛对我们说:“我一定为你们献上最香最甜的米。”
夏天,禾苗脱下绿衣,穿上了黄色的衬衫,同时又长高了一大节,像一位英勇的哨兵站在前锋,看着它们欢笑,让我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此时此刻,我也仿佛是一根禾苗,一同和它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秋天,稻子丰收了,一粒粒金黄色的“金币”,为大地增添了许多风光。农民伯伯一个个唱着丰收的歌曲,带着镰刀下田干活了,把一筐筐成熟的稻子卖到四面八方,与大家分享那香甜可口的成果。大家一定认为秋天的米饭最香最甜啊,可是我们不能把农民伯伯的“汗水”浪费呀!我们要把剩下的食物保存下来,好好珍惜,等到冬天再吃。
冬天,禾梗全枯萎了,人们盼望着春天女神快快回来,春天的欢乐,夏天的美好和秋天的喜悦重新来到人间。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稻田。
【家乡的一处景物三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2.家乡一处景物作文
6.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sannianjizuowen/2103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