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学生怕写人物作文,不知怎样才能将人物写具体、写生动、写得活起来。其实人物作文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作文评语人物篇,欢迎阅读。
小学作文评语人物篇一
1. 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感人。
2. 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3. 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可见你是个生活的有心人。
4. 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5. 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6. 你的文章像要凋谢的花朵,一点香味也没有啦,想想,怎样才能让花儿重吐芬芳;
7. 内容具体,可惜自然段分得太少,是不是怕花钱,舍不得多分几段,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8. 音乐是美的,而本文的语言同样优美。诗一般的语言梦一般的想象,多美啊!
9. 文章的读与感联系紧密,事例叙述行动,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10. 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小学作文评语人物篇二
1. 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2. 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3. 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4. 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
5. 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
6. 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7. 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8. 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9. 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10. 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
11. 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12. 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13. 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
14. 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15. 这篇作文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16.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事,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自始自终显得其乐融融。
17. 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18. 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19. 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显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20. 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小学作文评语人物篇三
1. 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形象丰满。
2. 语言简朴,感情平淡,情意不够深切。
3. 感情过于浓烈,不似有感而发,反倒是搔首弄姿,自作多情。
4. 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传情,未能由事生情,感情虽潜藏于文中,但未能深入挖掘。
5. 心理刻画不够生动具体,未能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态度,好恶观。事理: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说理充分透彻,立意鲜明。
6. 引用名人名言经典事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更能有力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7. 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
8. 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
9. 感情浓烈,如火山喷发,汩汩而出,能深深打动读者。
10. 感情真挚,情意浓浓,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饮而醉。
11. 情感真切自然,无矫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现真实情。
12. 心里过程真实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面前一览无遗。
13. 感情真实细腻,言语感人至深,确是发自作者内心的肺腑之言。
14. 从自我反思中寻求人生得失,在悔悟中流露真情,字句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15. 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16. 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笔力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人物的神采。
17. 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18. 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19. 行为描写用词讲究,准确到位,系列动词逼真地凸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点明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0. 语言基本通顺,偶有不畅。
【小学作文评语人物篇】相关文章:
1.作文人物篇
3.小学作文评语
4.小学环保作文评语
5.小学作文人物评语
6.小学作文评语节选
7.小学作文推荐评语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renwu/2343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