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启示作文三百字1
说起动物,大家一定会想到它们可爱的身形,和机灵的样子。有好多动物爱好者,他们义无反顾地保护着这些可爱的动物们,的确,动物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的好多发明都是动物给予的启示,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例如人们看到鱼儿在水里游泳,自由自在的样子,于是就根据鱼的胸、鳍发明了船和桨。人们看到鸟在天上飞,就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们“飞向蓝天”的愿望。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确实是这些动物教会我们的。就说说狗,现在好多人都把狗狗当做宠物来养,其实狗狗的看家本领也是很不错的,因为它的耳朵很灵敏,所以能够让你放心地睡觉,而不会担心小偷来了你却不知道。现在春天已经来了,其实在我们这边春天是很短暂的,因为夏天迫不及待地抢了春天的风头,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苍蝇的到来,本人是最讨厌苍蝇了,我想大家也都讨厌它,它非常的脏,带有很多的细菌,可是我们忽略了苍蝇其实是非常灵敏的动物,尤其是在嗅觉方面,研究昆虫的昆虫学家就发现,其实苍蝇的后翅会退化成一对了不起的平衡棒。当苍蝇在飞行的时候,平衡棒是以一定的频率进行机械振动,可以调节翅膀的运动方向,是保持苍蝇身体平衡的导航仪。所以,根据苍蝇的这个规律特性,科学家就原理研制成一代新型导航仪——振动陀螺仪,大大改进了飞机的飞行性能平稳能力,可使飞机自动停止危险的滚翻飞行,在机体强烈倾斜时还能自动恢复平衡,即使是飞机在最复杂的急转弯时也万无一失。这个发现真的是特别了不起,因为飞机在空中没有好的平衡力,真的很容易出现飞行失误。让人们大跌眼镜的启示确实是来自我们讨厌的苍蝇“先生”。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绝对不要轻易小瞧一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动物,它们的法宝可能就是人类技术的一大进步呢。希望我们能够学会观察这些可爱的动物,以便获得更多的收获。
动物的启示作文三百字2
我曾在书上看到过一组漫画:有一住在井里的小青蛙,它想出来见见世面,就从井里跳了出来。可没想到,外面都是野味餐馆。它吓得赶忙跳进井里,不出来了。
看了这组漫画,我感慨万千:这些小生灵是多么可怜呀!这些人是多么残忍呀!难道他们不会换位思考一下吗?如果被捕杀的是他们,这些人还会这样吗?
就像这只小青蛙,它本该在丛林里无忧无虑的和同伴们嬉戏,玩耍,捉小虫子吃的。可这些人破坏了他们的家园,捉走了许许多多的小青蛙,让这只小青蛙无家可归。小青蛙连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都不敢了,只好做一只真正的“井底之蛙”。我相信,不久之后,这只小青蛙也会成为餐桌上的菜肴……
还记得20xx年那场灾难吗?对!那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那场可怕的瘟疫,那场人与疾病的殊死较量!而这一切,只是由于一种野生动物——果子狸引起的。其实,只要人们不去捕杀、吃果子狸,就完全可以避免这场瘟疫!
请您保护野生动物吧!请您给野生动物一个温暖的家吧!
动物的启示作文三百字3
如果你问别人:朋友,你是否敬佩过蚂蚁?大概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会说没有。是啊,谁会敬佩这卑微的蚂蚁呢?但如果听听它们的故事,这种想法应该就不会再有了。
知道蚂蚁窝失火时蚂蚁们会怎么做吗?仓皇逃窜?就地等死?都不是,而是众多蚂蚁抱成一团,形成一个球,尽量快速地向洞口滚动。虽说这样会让很多蚂蚁丧命,但尽管身为一个人,你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吧?
你能想象在火海中,最外一层的蚂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吗?那是团结的力量,用少数蚂蚁的牺牲,换来整个家族的生还!多么伟大的力量。这力量,多数人都是做不到的。
现在的人们,都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获利,这难道不是自私的表现吗。现在有几个人能在绝境中不顾自身的安危,去拯救其他人呢?恐怕那是极少数。所以,卑微的事物不一定是渺小的,渺小的事物不一定就比人类卑微。
蚂蚁家族团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动物的启示作文三百字4
我八岁那年,蚂蚁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启示。
那一年,我对蚂蚁出于好奇,用泥土把一个蚂蚁洞埋了起来,然后用脚踩的平平的。正在我得意时,去外边觅食的蚂蚁回来了,它们一看到自己的家被埋住了,就马上放下食物,挖起自己的家来。
快挖开时,另一个蚂蚁洞的蚁王趁“人”之危,想独吞别人的蚁洞,便马上派兵去占领那个蚂蚁洞,这个蚂蚁洞去觅食的工蚁大部分去挡住外来的蚁兵,一点儿也不敢放松警惕,一直等那几个剩下的工蚁把洞打通,那个蚂蚁洞终于被打通了,里面的蚁兵出了差不多20只向蚁王的军队进攻时,工蚁才肯退回洞里。
蚁王不肯就此罢休,他就给那个蚂蚁洞门口放了一只大毛毛虫不一会儿,一只蚂蚁出来时发现了这只毛毛虫,它马上回到洞里,给蚁王说,不到几分钟,从洞里出来了一大片兵蚁,他们像是拼了命跟毛毛虫搏斗着,厮咬着。可是兵蚁自己也好不到哪去,不是死就是伤了,当那只毛毛虫精疲力尽的时候,蚁兵全军进攻,把毛毛虫撕成了碎片,一点一点的运回了家。这时,那个一国的国王才知道自己打不过人家,所以他只能撤退
蚂蚁让我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qishi/1509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