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丽山东从我做起征文一: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坐在车上,倾听着优美的小曲,
7月的天说变就变,真像娃娃的脸啊。天渐渐下起了小雨。坐了4个多小时的车了,似乎也不觉得累。对窗外的景色依然充满了期待。
到了,到了,大海我来了!下雨的天气,似乎并没有引起我心中的任何不满,看到海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欣慰。雨水把我的衣服打湿了,我享受着海风的按摩,心随着浪一起冲击着。
海边有好多好多小鱼小虾,看着他们在海里自由的嬉戏,好想好想变成他们其中的一个自由自在,创快无比。
坐起了游轮,向着大海驶去,心情澎湃,倾听着海风,此时那是酷毙了。一望无垠的海,心胸多么庞大啊!看着海,没有疯了的狂肆,没有吓人的惊涛,只有,平静!不敢想像,和祥的大海怎么会有狂怒的一面。渐渐,游轮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船上的渔民,开始撒网了,他一只手拿着网,一只手熟悉的把网撒下去。呵呵
此时的我充满了期待。盼望着,希望着,究竟那里面有什么?
我静静的等待着,时间飞快,不一会儿
我已经看不见岸了。到了该捞网的时候了,呵呵,网里真丰富啊,好多好多鱼啊虾啊。妈妈说靠海吃海,靠山吃山。真没错!!
在山东,我们买了好多好多东西啊,山东真好!吃到了久望的郑重的海鲜!尝到了山东那大大的山东薄饼!!
雨过天晴,天公作美,天出现了,那绚丽多彩的彩虹!
心迷山东,流连忘返!!
关于美丽山东从我做起征文二:
齐鲁大地,美丽富饶。地产丰富。在这片热土下埋藏着许多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资源;兖州的煤炭、招远的金矿、东营的石油、莱芜的铁矿
山东省矿藏丰富多样。铁矿是主要的矿藏,集中分布在莱芜、淄博的鲁中地区,铝土矿主要分布在淄博、新泰及枣庄等地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矿藏基地之一。据山东省矿产资源年报资料截至2004年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50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81种,分别占全国总数的87.7%和52%。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列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58种,列全国前五位的33种,其中自然硫、石膏、花岗岩、陶瓷土等九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金刚石、金矿、水泥、二氧化碳气等8种居全国第二位,石油、精致石墨、滑石等8种居全国第三位。全省已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为发展山东经济和矿业开发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年代,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不是取之不经用之不竭的。因此,我们要保护节约合理的利用矿产资源!
关于美丽山东从我做起征文三:
山东是一个锦绣壮美,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省份。山东还是全国第二大省。有五岳独尊之称的巍巍泰山、有孔孟之乡的文化魅力、有中外闻明的旅游景点、有富饶的胜利油田无数美丽的词语来形容山东都不为过!
经济越好,往往环境就不容乐观。随着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山东省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黄河含沙量的增多,大部分清澈的河流被污染,看见蓝天白云再也没有以前那么蓝,赤潮频繁发生这些问题怎能不让我们担忧?
例如,黄河原来不叫黄河,而叫河是一个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清澈透底,美丽的河,养育了许多人,被称为母亲河。那时有许多赞美黄河的诗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登鹳雀楼》,王维的《使至塞上》,刘禹锡的《浪淘沙》,李白的《将进酒》,还有光未然的《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而现在却成为了一条含沙量最大的河,也就改名为黄河。黄河原来百年决堤一次,而现在却成千上次的决堤,给黄河附近的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难道不跟人们破坏环境有关系吗?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可是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断地破坏植被,毁坏森林,动物们都没了去处,只好听天由命,许多动物濒临灭绝。更有人无节制的开采自然资源,使它们越来越少,工业污染更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不久前的雾霾吧。那不正是因为燃煤、工业、汽车尾气等污染因素日益增强,空气中有毒有害的悬浮颗粒增多,造成雾霾天气出现更频繁。雾霾会诱发多种疾病,给交通造成困难。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们都是地球上的居民,有义务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如果地球住不下去了,那人类又能上哪呢?森林可以让我们每天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大气可以让紫外线不直接照射在我们身上,水可以维持我们的生命可是这些自然资源都被我们人类自己污染、破坏。人类把树伐了,使人类不能阻挡沙尘暴,土地荒漠化更加严重。把空气污染了,使人们得了病。把河水弄脏了,把珍贵的动物灭绝了,真正留给子孙后代的又是什么呢?大自然不属于人类,但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
我希望人类马上停止现在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我们中学生应该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捡一个纸片,一个塑料瓶做起。我希望明天的白云会比今天更白,蓝天会比今天更蓝,污染会比今天更少。
在此我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山东,描绘美丽齐鲁!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meili/1100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