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漫游语文世界作文1
昔日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饼干广告,画面上是几个中国小孩嚼着饼干,喜滋滋地舔着嘴唇说:“真正美国口味,我们都爱吃!”
乍一看这则广告,你一定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仔细一瞧你会发现广告里有一个严重的语病。
“美国口味”,你曾几何时见过这样的说法?我们平常吃零食,只会看到有“麻辣”口味、“孜然”口味、“番茄”口味等。从来没有见过往“口味”前加一个国家名的。也许是我见识浅薄,所以找字典来帮忙。在字典中“口味”有两层意思:一是饮食品的滋味;而是各人对于味道的爱好。
先说“饮食品的滋味”。我们对于任何饮品食品,在评价它的味道时,只会说某某的滋味“好”“一般”“难吃(喝)”这些词,何时说过“某某的滋味美国”?这不是大笑话吗?其次,就各人对于味道的爱好来说,也不能说“美国口味”。每个人对于味道的爱好都不相同,例如,四川人喜欢吃辣味食品,日本人喜欢吃生鱼,可从没有听说过有人爱吃“美国”的。既然它不符合口味的两层意思,我们也就可以说“美国”与“口味”不能搭配。
那我们如何表达广告的意思呢?其实,只要我们把“美国口味”中的“口味”换成“风味”就可以了,也许有人会问“口味”与“风味”有什么差别吗?我们来看看字典上的解释:风味是指事物的特色(多指地方色彩)。由此,我们就明白了。人们常说:“北京风味小吃……”,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我们都爱吃美国风味的饼干”。
现在电视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每天都听着有语病的广告词,久而久之,我们也会说出有语病之句,尤其对于学生危害甚大。因此,我们要求产商注意广告词的使用,同时,我们也不能对广告语听之信之,要有发现语病,修改语病的精神,正确培养用语的准确性。
初一漫游语文世界作文2
生活需要语文,语文调剂生活。
我们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你口中讲的语言,手下写的文字,都属于语文。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我们是学生,学生就要学习,学习就一定要听、说、读、写,那你听的、说的、读的、写的又是什么呢?听的是语言,说的是语言,读的是文字,写的也是文字,它们都是语文的一部分。由此看来,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之巨大就显而易见了。总之,生活是离不开语文的,语文在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在生活中不仅仅起到交际工具的作用,更是调剂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语文给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巨大的。一个人心浮气躁时,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使他心如止水;一个人情绪低落时,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可以使他重燃信心;一个人茫茫然、终日无所事事时,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使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再庸庸碌碌地生活。语文带给生活的影响是无法比拟的。
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十分热爱语文,尤其热爱语文带给我的那种震撼,特别是诗词,她无穷的魅力使我如痴如醉。诗词有豪放的,有婉约的,有幻想的,有写实的,凡此种种,各有千秋。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曾无数次打动我的心灵,陶冶我的性情,使我沉醉其中,感受到诗人们的悲与欢、爱与恨。诗歌不仅是一道精神上的珍馐佳肴,也是一剂强心剂。读了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你怎能再得过且过,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读了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怎能再无动于衷,坐以待毙?我的心情有点激动了,我已开始为我自己所写的文章所鼓舞,我觉得我的手已无法停止。这就是语文对我的心灵的震撼。
总之,语文对我生活的影响还有很多很多。朋友,善用语文吧,从语文中,你会发现更多生活的乐趣,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语文的世界中。
初一漫游语文世界作文3
在4月最后一周的美术课外兴趣活动中,吴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特别的作业。
那天,吴老师说:下周就是母亲节了,你们给妈妈准备了什么礼物呢?一个电话,一个亲吻,还是一束鲜花……没创意,太俗!太俗!今天你们的作业是“制作一张送给妈妈的节日贺卡”,要求是学学王摩诘,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嗨!说到写诗,这难不倒我,好歹我在班上还是一个语文“高手”, 写诗不就是对妈妈说感激的话、说祝愿的话、说希望的话吗?不就是采用比喻、排比、对偶、对比的修辞手法吗?你看我随便胡诌几句,就能让语文老师在班上拿来当范例:
妈妈,你的腰,弯成了一张弓。那是为了把我只箭,射得更远!妈妈,谢谢您!
妈妈,我就是钟表的中心,您和爸爸就是时针和分针,时刻不停地围绕我旋转!
妈妈,我点滴的进步,却有着您千心万苦的付出。谢谢您,妈妈!
妈妈,黑暗中,您为我点亮了一盏灯;风雨中,您为我撑起了一把伞,沟谷中您为我搭建了一座桥。您是世界上最无私的妈妈。
……
哎!说到画画,我心中可没一点底,以前都是在画室按部就班的进行静物素描练习,可从来没有尝试过自己创作啊!
妈妈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勤俭、善良。爸爸在外打工,家中一直由妈妈一人操劳。画什么呢?画妈妈拿着镰刀在地里割麦子,画妈妈在昏黄的灯下织毛衣,画妈妈送我上学时费力的蹬着自行车……对,只有这些最能体现妈妈的辛劳了,我在稿纸上迅速打上草稿。
吴老师在画室内边走边看边指点。走到我桌旁,歪着脑袋盯着我的画稿,抿着的嘴没有一丝笑意,微皱着眉,随即轻摆了两下头。
“你们听说过《踏花归来马蹄香》吗?”他接着说,“那幅画上不直接画观花,而是通过飞奔的马蹄边有几只飞舞的蝴蝶来表现赏花这一主题,这是一种从侧面着笔的手法。这样就显得非常含蓄典雅,中国画是这样,其它的好多艺术也是这样。”
呀!我这驴脑筋,怎么就没想到呢?以前我不是读过的小小说《你丈夫真好》吗?文中通篇没有一句写到主人公奇奇丈夫出场,而是借助旁人多次的赞美和羡慕,来表现主人公的细心、体贴吗?那不就是从侧面着笔的手法吗?亏当时我还为自己的阅读欣赏得意不已呢!
艺术是相通的,知识是相融的。今天在绘画中我又加深了语文知识的学习。
这时,我脑海里浮现出好多美好的画面:
一头老牛和一头小牛犊,牛妈妈正在用自己的舌头添着小牛身上的毛发。
家中的燕巢,一只燕子正在把嘴里的虫子喂给巢里的小燕子吃。
一棵枯枝,上面有青藤在攀爬着,妈妈是枯枝,我们就是那藤!
一只被线牵着飞舞的风筝,线的另一端是妈妈手中织的毛衣。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manyouyuwenshijie/1568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