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下面是关于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除此之外,人们还借腊八节驱逐瘟疫。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习惯,统称为“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朴素善良的心理,一年到头,能够丰衣足食,应该感谢神灵啊!于是选择腊月初八,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
其实,“腊八粥”的确也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它是用各种米(江米、黄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种豆(大豆、云豆、豇豆等),各种干果(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类混合成的一种粥,这种粥集中地反映出了农业大丰收的成果。
每年腊八,老伴都要煮一锅腊八粥,什么大米、小米、黏米,豇豆、绿豆、花生,还有莲子、红枣、核桃仁、葡萄干,应有尽有。喝着香甜的“腊八粥”,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过腊八节的情形:那时家贫,进入腊月,生活更加困难,一家人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喝上现在的“腊八粥”?只记得腊八那天,母亲在高粱面糊糊里加点豇豆、小米,权当“腊八粥”,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腊八粥”也分外讲究了。
说起腊八节的来历,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一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他看到芸芸众生深受生老病死的痛苦折磨,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道。他苦苦修行六年,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六年间,释迦摩尼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经受的苦难,于是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解放前,各地佛寺于腊月初八,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吃了这种腊八粥,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二说,相传在上古的时候,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他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迷信,害怕鬼神,他们认为大人孩子中风得病、身体不适都是由于恶鬼作祟。而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人们在腊月初八,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三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而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离家路途遥远,粮食不能及时送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于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四说,当年岳飞率部抗击金兵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百姓闻知,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千家粥”,精神倍增,大获全胜。这天正是腊月初八,人民怀念岳飞,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以纪念抗金英雄岳飞,终成习俗。
五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贫穷,他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路过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把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寒冬腊月,北风呼啸,朱元璋冷饿交加,饥肠辘辘,他在房子里到处寻找能充饥的东西,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为了纪念受难时“吃粥”的日子,便把农历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那天吃的五谷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六说,相传很久以前有户农家,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度日。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早出晚归,精耕细作,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瓜棚遮天,鸡鸭成群,一家三口,不愁吃不愁穿。老俩口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了,常常拿些五谷杂粮接济人家。老人一再教育儿子“只有勤俭持家,才会一辈子不受穷”。可是儿子不听劝,父母死后,他仍然游手好闲,结果饿死在破草房里。人们给他收尸时,从他家的草房中扒出半碗五谷杂粮粥,此日正是农历腊月初八,为了不忘老人“勤俭持家”的教导,从此乡亲们就把五谷杂粮粥叫做“腊八粥”。
腊八节习俗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由来已久,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繁多,争奇斗艳。最为讲究的是在白米中搀入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余种。
还有的人家,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放在锅中煮。最为有特色的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它是由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小狮子。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醋与腊八蒜
腊八那天,华北地区有用醋泡蒜的习俗。腊八蒜就是用醋腌制的蒜,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因在腊月初八腌制,故称腊八蒜,而腌制腊八蒜的醋又称腊八醋。腊八醋,要要从腊八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饺子,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腊八蒜要用紫皮蒜,这样泡出的醋就会稍微带些辣味儿,醋的味道会更好。而且泡出来蒜颜色碧绿,清脆,口感好,普通大蒜就没有这种效果。
腊八醋的味道酸中带辣、辣中有酸,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但实际上,腊八蒜吃起来既有醋的甘酸又有蒜的香辣,也是一道美味。
据营养学家讲,腊八蒜极富营养,对人体大有裨益。大蒜的绿色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大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做成腊八蒜之后,与醋酸结合更有健体之功效,且对降血压、血糖和血脂及软化血管皆有益处,大蒜还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防治糖尿病、缓解眼压过高、改善肝肺功能等诸多保健功效。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5.小暑的由来和习俗
6.腊八的由来和习俗
7.小满的由来和习俗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labajie/2267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