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诞生起,便拥有了两件武器:科技与人文。从最早的钻木取火和刻石凿壁,到现今的计算机技术与日益发达的人文科学和人类文化,人类从中不断受益,并借着这两件武器产生的强大助动力,从茹毛饮血来到了信息时代。两者的作用不言而喻,而两者的关系也就如天平的两端不能偏废,缺一不可。尤其对于现今的形式来说,科技与人文的比翼双飞更显重要。
但是在这里,科技与人文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不容忽视的。
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了,即使是现在与100年前相比,也已相差甚远。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
我说,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是人类有了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名扬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舒适的物质生与精神享受?没有科学的进步,我们那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所以,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科技,为人文的发展插上了一双翅膀。离开了科技的人文,尽享离开了水的鱼儿一样寸步难行。但科技一旦融入人文,便将永久的服务于它,并向着令人欣喜的方向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施图林洛博士讲述的关于显微镜发明的例子就是一个极佳的印证。大家都清楚的看到了:显微镜的发明给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此展开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传染性疾病;并且那位伯爵为支持这项研究发明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大大减轻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这回报远远超过了单纯地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其实,我并不是单单排斥尤肯达修女所代表的关注当下的悲天悯人、同情弱者的人文情怀,也不是单单提倡施图林洛博士所代表的关注未来的开拓创新、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而是强调将这两者进行有机地结合,让其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手掌正面与反面,让其和谐地相辅相成地存在。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需要的上层建筑,以充分发挥科技对人文的带动作用,让人文的隐形翅膀因科技的存在更加坚韧有力。
现今社会的科技在以不容置喙的速度飞速向前发展着。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否也暗藏着人文的迅速发展?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水仙的基因已被植入水稻,使之含铁量明显增高;随着人们对基因的了解,克隆技术应运而生,第一只克隆羊多利活生生地站在了人们面前;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人类器官可以被克隆,有望用新器官接替人们已老损的器官……
这些实例无一不印证了那句话“科技服务于人文”。的确如此,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是需要像人文这样的载体来承接的,不然它的快速发展及带来的一系列令人欣慰的成绩便没有了着落,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与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keji/1410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