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树林里》第一课时的学案设计

机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树林里》第一课时的学案设计

  教材分析

  《树林里》是《现代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部分第20课,树林里(第1课时)。这篇课文很有情趣,尤其是第二自然段出现的几个象声词“啾啾啾、咚咚咚、卡滋卡滋、哗啦哗啦……”形象生动,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课文的插图是彩色的,图中的“鸟窝\树洞\天牛 \毛毛虫”栩栩如生,是看图识字的好资源。凭借教材优势,让学生愉快地识字。在此同时,也体会到树林里各种小生命的可爱。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在“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2.新课程标准下识字教学的走向是“课内识字,课外巩固;课外识字,课内展示。”在课内,教师要充分地调集学生已有的'积累,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自觉地多识字。

  预设目标

  1.认识“啾啾、咚咚、哗啦”等词语,交流孩子熟悉的像声词中的简单汉字,并引导发现构字规律;看图认识“鸟窝\树洞\天牛 \毛毛虫”

  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音、细”。

  2.正确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感受树林里各种可爱的生命。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识字

  (师: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玩玩。)

  1.请学生进入“森林”听声音,说说听到了什么。

  2.大屏幕出示“啾啾啾”、“咚咚咚”、“卡滋卡滋”、“哗啦哗啦”这几个像声词,请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评说:运用现代媒体,将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物的环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

  3.交流:

  猜猜说说“啾啾啾”、“咚咚咚”、“卡滋卡滋”、“哗啦哗啦”都是谁发出的声音,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树林里(第1课时)》。

  ①关于“啾啾啾”的学习

  怎么读?“啾啾啾”是谁在唱歌?

  ④“哗啦哗啦”:有的说是泉水流动的声音;有的说是小野鸭在小河里游泳,翅膀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

  (4)师小结:这些都是树林里的声音。(课件出示“声音”一词,学生齐读。)

  树林里,不同的鸟,不同的小昆虫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一句:)

  4.正确朗读课文1-2自然段。

  二、随机识字

  1.(播放课件录音——几种动物、昆虫的叫声)请学生认真听,再说说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学生一般都能说出这几种象声词:叽叽叽、喳喳喳、呱呱呱、嘎嘎嘎、咩咩咩、嗡嗡嗡、喵喵喵。

  教师随机把这些词和学生见面(如果学生说的词,教师有准备的,就直接卡片出示。如果没准备,教师就写到黑板上。并有意识地把这些词归类。即是“口”字旁,又是形声字的放在一起;是“口”字旁但不是形声字的放在一起;不是“口”字旁的放在一起,如:汪汪汪。)

  2.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

  师:看着这些词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一般有以下几种发现:

  (1)除了“卡滋卡滋、汪汪汪”,其他的都是“口”字旁;

  (2)都是三个字的,三个字都是一样的;

  (3)都是动物的叫声;

  (4)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的字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树林里》教后反思

  有老师问我:“这么好的一篇阅读课文,教学时,我们一般都侧重于阅读,你为什么把它设计成识字课?”这个问题是我和师傅一起备课时就考虑到的。

  新课程下的教材观强调,语文教材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和师生对话的“话题”。可见,教材只是凭借。

  《现代小学语文》给老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应该有这样的创新精神和研究的态度。我们可以把《树林里》上成阅读课,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设计成识字课,这是一种尝试。关键是看这样的课是不是真正的有趣、有效,课堂上有没有孩子自己情趣的投入,思维的投入。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在“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很在乎“孩子是否喜欢”。教学时,通过“情境识字、随机识字、看图识字”这些识字方法,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在发现中积累语言。

【《树林里》第一课时的学案设计】相关文章:

1.《核舟记》第一课时的学案设计

2.《上学了》第一课时的学案设计

3.《北京》第一课时的学案设计

4.《要下雨了》第一课时的学案设计

5.《猫》第1课时的学案设计

6.ieueer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7.《七颗钻石》第二课时的学案设计

8.《称赞》第二课时的学案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jihui/34769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