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6%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占99%),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级和冻土中,无法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与全世界总水体比较起来,淡水量真如九牛一毛。
我们经常听到关于用于情况的介绍,如果生产工艺落后,工业生产所需要水的数量是非常大的。如果一次性地把水用过就排放掉,那是耗水太多了。早期的工厂多数正是这么干的。至今有一些中小企业仍在这样做。先进的做法是尽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一水多用,尽可能地循环用水。农田灌溉所用的水,经常是从水源地用渠道输送来,渠道有长有短,短的几十、几百米,长的几十公里、几百公里。渠道如果是土质的,输水的过程中就会有一部分水向下渗漏掉,而到不了田间。这种沿途损失的水量一般要占到输水量的50%-60%,有的地方甚至达到70%,实在可惜啊!
当前节水工作还没有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水价太低是主要原因,许多节水工程直接经济效益有限,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上,而国家又缺乏优惠发展政策。这些原因的存在,致使许多用水大户节水积极性不高,节水并没有真正变成企业、农户的自发行动,节水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农田灌溉所用的水,经常是从水源地用渠道输送来,渠道有长有短,短的几十、几百米,长的几十公里、几百公里。渠道如果是土质的,输水的过程中就会有一部分水向下渗漏掉,而到不了田间。这种沿途损失的水量一般要占到输水量的50%-60%,有的地方甚至达到70%,实在可惜啊!
水送到田间以后,如何浇灌是大有学问的。不少地方的农民仍然固守着旧的观念,认为浇地就是浇灌“地”,要浇足浇够水,于是沿袭几千年来的传统办法,采取大水漫灌,浇地时,把整个田块都放满水。如果田间土地不平整,高高低低,要使地块都漫上水,所用水量就要更大。其实浇地的目的是让庄稼根部获得和保持必需的水量,其余地方完全没有必要,浇很深的水更是巨大的浪费。
我希望人们能够节约用水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更加辉煌、美丽、漂亮吧!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jieyue/1286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