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这学期开学初的一个周末,我给孩子布置了一个周末作文《假如我是胡老师》孩子们写得兴致勃勃,读到一个孩子的作文,让我细细想来挺有意思:如果我是胡老师我会像上体育课一样上语文课,让同学在语文课上动一动,活动了筋骨,还学到了知识……意思倒是有了,可是操作起来难度却很大。巧的是,不久之后,得知要去听两天的“童心,童言,童真”的作文指导课,在这次听课中,很有幸地听到这样一节别开生面,趣味横生的作文课。
一、在课堂中模拟草地,对天空进行想象、观察。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对于同一事物,儿童的眼光与成人是不同的。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童心去观察,以童心去体验,以童心去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富有儿童特点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但作为一堂展示课,张老师也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在她的课堂中,却用一块黑板展示出了一幅另类的天空图,在这片天空中,有孩子们以接力形式跑上讲台,快速画出的各种形状的云朵,然后席地而坐,在“草坪”上仰望“天空”想像着老师给出的三条有关云朵的线索——云朵的形状、颜色、变化,自己说给自己听一听,千万别让同伴听到。在吊足孩子们的胃口后,回到自己的座位,写下你想讲的,原本打算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们,开始在课堂中奔跑,尽管楼板这时不那么安静,孩子们却在这一动一静中学得这么有趣,也在这动静之中,有了观察有了思考想象也有了下笔的冲动。
二、在活动中,组织画面,内化语言。
之后,引导孩子们想像画闪电、彩虹,特别有趣的是模拟“雷声”和“雨声”分别用上孩子们的巴掌,在桌子上拍下雷声,再用笔敲击桌面,模拟雨声,雨声由弱到强,再到弱,到渐远,情景的变化起伏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中,孩子学得有趣同时也把自己平时看到的雨的变化过程在活动中进行细化,在活动的同时思维也在不断地想象并组织语言。安排写云朵、雷声闪电、雨滴。三次写作是个完成一步到下一步,层层深入,逐步加深难度的过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写作要求都是:“将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都写下来。”但每次的观察到的、听到的、感悟的已然不同,但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这篇作文完成的了。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高明之处。
在孩子动笔之余,张老师把她对于作文教学的思考娓娓道来,亲切、幽默,使整个会场洋溢着舒适的感觉,我们认真地听她给我们介绍她的教学经验,不时为她的巧妙之语所震动。真是教学有法呀,就连作文这样我们一贯认为的大难题,也在她的教授下显得如此轻松可行。
写作文,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就是在写作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作文成为儿童视觉中的生活再现这是我听张老师课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这种课是我前所未有的体验,很受启发,原来作文课也能如此有趣,原来作文也能这样教。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huodong/987387.htm